- 主题:总有人看不起氢燃料,开个帖子说一下
产氢不是个大问题。
问题在于氢的储存和运输,以及使用中的安全性问题。
目前的储氢方式较成熟的都是基于700-800个大气压的高压罐,体积能量密度其实不太好看。氢气液化很困难,液氢的储存运输都是大难题。
【 在 thwolf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很对。储能也需要考虑成本问题。
: 现在看氢能成本应该还是比较低的。
: 另一方面,彻底可再生化之后不一定代表电价会下降,可再生化是为了环境买单,电力因此更贵了是可能的。
: ...................
--
FROM 175.159.124.*
氢能的确不错,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但是氢能如果要在能源供应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有几个问题回避不了:
1. 目前的制氢场景,跟低碳是基本没有关系的。95%以上来源于化石能源制氢,排碳并不少。
2. 很多人提电解水制氢。暂先不说现在的成本还很高。就一个问题,如果有了电,直接用电是不是更好更直接?何必电转为氢,氢再转为电?最后绕了一圈还是用电,加了这么多环节,要不要多花很多钱。
3. 还有人会说,可以消纳不了的新能源弃电制氢(不制氢也是白白弃掉)。新能源消纳问题是个临时问题,肯定可以解决掉的。不能将一个产业的大规模发展建立在另外一个行业的临时性问题上。
总体感觉,与电相比,制氢用氢的环节要复杂的多。如果以后电解水制氢是主要场景,氢能产业相当于嵌套到电力行业内部。如果用氢,产业链只是比电力产业链更长、环节更多。从这个角度来说,用氢的经济性大概率应该比电还是要高。
基于以上分析,同时还考虑用电路径依赖问题,我个人认为:氢能作为与电能“竞争”的二次能源,未来在能源供应体系中可能是一个电能补充和调剂的角色,会在少数一些场景有竞争力。
氢能联盟当时提出2050年10%占比的目标,我觉得还是可以努力一下的,再高不现实。
以上是个人的一些不成熟观点,其实也是疑问。轻拍,求解答。
【 在 thwolf 的大作中提到: 】
: 建议你们站的高一点看氢能的问题。如果不能到一把手的高度,争取以中石油中石化老总的角度看看,就能得到以下的结论:
: 1. 能源全面可再生化(风光水电)是不可逆转的,一把手已经定下了时间表: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
: 2. 现在发电已经有专业央企、输配电已经有电网,石油石化能分一杯吗?不能
: ...................
--
FROM 124.65.97.*
隆基股份?
【 在 thwolf 的大作中提到: 】
: 建议你们站的高一点看氢能的问题。如果不能到一把手的高度,争取以中石油中石化老总的角度看看,就能得到以下的结论:
: 1. 能源全面可再生化(风光水电)是不可逆转的,一把手已经定下了时间表: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
: 2. 现在发电已经有专业央企、输配电已经有电网,石油石化能分一杯吗?不能
: ...................
--
FROM 117.136.0.*
用白菜价的太阳能水电解制氢后,氢可以在各种规模进行发电再输出,
也可以直接用于石化生产过程。
【 在 tdqh (清华你好) 的大作中提到: 】
: 氢能的确不错,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 但是氢能如果要在能源供应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有几个问题回避不了:
: 1. 目前的制氢场景,跟低碳是基本没有关系的。95%以上来源于化石能源制氢,排碳并不少。
: 2. 很多人提电解水制氢。暂先不说现在的成本还很高。就一个问题,如果有了电,直接用电是不是更好更直接?何必电转为氢,氢再转为电?最后绕了一圈还是用电,加了这么多环节,要不要多花很多钱。
: 3. 还有人会说,可以消纳不了的新能源弃电制氢(不制氢也是白白弃掉)。新能源消纳问题是个临时问题,肯定可以解决掉的。不能将一个产业的大规模发展建立在另外一个行业的临时性问题上。
: 总体感觉,与电相比,制氢用氢的环节要复杂的多。如果以后电解水制氢是主要场景,氢能产业相当于嵌套到电力行业内部。如果用氢,产业链只是比电力产业链更长、环节更多。从这个角度来说,用氢的经济性大概率应该比电还是要高。
: 基于以上分析,同时还考虑用电路径依赖问题,我个人认为:氢能作为与电能“竞争”的二次能源,未来在能源供应体系中可能是一个电能补充和调剂的角色,会在少数一些场景有竞争力。
: 氢能联盟当时提出2050年10%占比的目标,我觉得还是可以努力一下的,再高不现实。
: 以上是个人的一些不成熟观点,其实也是疑问。轻拍,求解答。
--
FROM 211.154.194.*
你试驾过?你怎么知道mirai加速肉鸡了?
【 在 linyixiao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以为丰田不像搞更大的罐子,没地方放。新一代已经想办法增加容量了,主副驾之间那块儿都放了一个罐子。四驱也做不了,加速基本就是肉鸡,续航651。而差不多尺寸的Model S 100度电就是640km,下一代830km,性能上Mirai看不到尾灯。
:
: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11 Pro」
--
FROM 126.182.239.*
储能有多种方法,也可以多种方法都用,不一定仅用电池
【 在 mcbroom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规模储能,电池暂时无解,无法与氢PK。
:
: 【 在 bjny99 (bjny99) 的大作中提到: 】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3,1」
--
FROM 223.104.44.*
现在大规模储能方向,采用铅酸电池方案的很多,空间不是问题,也很安全,成本也低,铅酸电池的回收再利用也做得很好了,充放电效率可以到95%以上,新的设计循环寿命到4000次,能量密度也比之前提高很多。电解制氢,现在效率大概70-80%吧,发电效率大概90%, 要建大规模的储氢罐,储氢罐体积能量密度和锂电池比没太大优势,陆地上固定储存,重量能量密度压根就不重要。
【 在 mcbroom 的大作中提到: 】
: 用白菜价的太阳能水电解制氢后,氢可以在各种规模进行发电再输出,
: 也可以直接用于石化生产过程。
:
--
修改:thickearth FROM 175.159.124.*
FROM 175.159.124.*
问题客观存在,安全是硬约束,国家要求“新能源优先上网,力争全额消纳”,在这个框架下,谈“喜不喜欢”的问题不是无病呻吟么?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4.0
【 在 thickearth 的大作中提到: 】
: 主要是风光电不稳定,接入电网引起电网调度困难甚至崩溃,从稳定度来看,目前的风光电都属于垃圾电,需要大规模储能作为中介来解决这个问题
:
--
FROM 223.104.235.*
关于消纳问题,刚和一位研究电网的老师聊了几句。
中国目前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40%,发电占比30%,三弃率应该降低到10%以下了,主要是调低了火电的成果。
当可再生能源占比为主的时候,电网肯定是消纳不了的,太阳能晚上直接歇了,水电丰枯水期也变化很大。
所以储能很关键呀。现在看氢能还是很有希望作为主要储能调峰手段的。
那时候自然会有很多人研究能不能在储能之外也用上氢
【 在 tdqh 的大作中提到: 】
: 氢能的确不错,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 但是氢能如果要在能源供应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有几个问题回避不了:
: 1. 目前的制氢场景,跟低碳是基本没有关系的。95%以上来源于化石能源制氢,排碳并不少。
: ...................
--
FROM 221.218.137.*
要尊重科学,硬上的后果谁负责?电网弃光风,就是企业本着运营的角度最有利的选择,国家可以补贴大规模能源存储啊,各方都满意。
【 在 BreathLess 的大作中提到: 】
: 问题客观存在,安全是硬约束,国家要求“新能源优先上网,力争全额消纳”,在这个框架下,谈“喜不喜欢”的问题不是无病呻吟么?
: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4.0
--
FROM 175.159.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