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对新能源车完全不了解 盲选什么品牌?
要说靠谱肯定是比亚迪了,全球销量第一又是中国品牌,有问题早就被国际友商扒完了
你觉得这俩逻辑哪个更通?
【 在 kettle 的大作中提到: 】
: 要说靠谱肯定是特斯拉了,卖了这么多又是外资品牌,有问题早就被国内友商扒完了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5 Plus」
--
FROM 182.118.236.*
byd的车被日本买过去,全部拆解后出书,你都不知道的?
你觉得有问题,他们给你故意隐瞒的?
你这种问题的逻辑,就是欺负网民对国外舆情的了解不如国内
【 在 vta 的大作中提到: 】
: 哪个国际友商扒过国产品牌?
: BBA扒过比亚迪?保时捷扒过长城?丰田扒过小康?
:
--
FROM 171.15.162.*
国外没有?你在国外呆了多少年?看了多少国外的媒体?
张口就没有,无非心理想着,这里没多少人看国外媒体,随便胡说无所谓
【 在 kettle 的大作中提到: 】
: 跟特斯拉不一样,你要是在国外买比亚迪还是靠谱的,国外失速常压油箱这些问题都没有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5 Plus」
--
FROM 171.15.162.*
出版社都是傻子?拆车还能卖书,没请任何专业的人参与?哪里偷工减料他们都不说的?你脑子在哪里啊?
欧盟拼命给国产电车加税,如果有质量问题,他们不出手?你觉得他们都是白莲花么?
【 在 vta 的大作中提到: 】
: 1、BYD是被日本一个出版社买去的,不是被友商。出版社能看出什么问题?
: 即使是被友商买去,削苹果的防撞梁、三根筷子悬挂又不违反法律,隐瞒什么?
: 2、你对“扒”理解有误。“扒”不是说拆解整车客观描述。
: ...................
--
FROM 171.15.162.*
你在国外住了几年?看了多少媒体?
美欧日跟防强盗一样防着国产新能源,如果质量不行,他们会不出手?你的逻辑在哪里?
在这些国家上百年的汽车文化,充分的竞争,byd还能快速增长,你觉得他们都是白莲花么?
【 在 vta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了又怎样?就客观描述这个防撞梁铁皮1mm,这书还卖好几万,普通人根本看不到,这能叫“扒”吗?
:
: “扒”的意思是发现一个或有或无点,造势宣传。你问问日本有几个人看过那书?不造势宣传就不叫“扒”。
: ...................
--
FROM 171.15.162.*
你是典型的东拉西扯,逻辑混乱,远离主题
有人说tsl是国内厂商严选的
我说byd那也是欧洲严选的
你跟我扯得啥玩意?
【 在 vt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一直逻辑混乱,你说的主语是谁?美欧日你是指的国家部门?国家部门处罚的是主观恶意行为,而不是质量不行。
: 例如用常压油箱会处罚,而用质量差的但合法的油箱并不会处罚。用薄防撞梁也不会处罚、油门不线性也不会处罚,车机卡顿也不会处罚、能量回收衔接不好有顿挫也不处罚、方向盘虚位也不处罚。
:
--
FROM 171.15.162.*
哈哈哈,说到底
你就一句话,外国企业和zh f,都是白莲花。你有弱点、有缺陷,人家都不攻击,不行动的。
【 在 vta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你一直东拉西扯逻辑混乱
: 1、国内友商就爱盯着别人,有点疑似问题就造势成热点,说国内友商严选没错
: 2、而国外车企不爱搞这套,所以国外厂商不会在中国严选中国厂商
: ...................
--
FROM 171.15.162.*
曝光tsl的又少了么?
【 在 litra 的大作中提到: 】
: 版上车主曝光迪子的问题还少吗
: 最近北京、武汉又烧了吧
: 4S店都烧了十多家了,是迪子4S店风水不好
: ...................
--
FROM 171.15.162.*
我是比着那个贴子说的
当然,我实际并不认可他的逻辑
因为这个逻辑很扯淡。稍微动点脑子都知道,商场如战场,大家都在互相比,所以他这个逻辑可以套到所有的品牌,所有的国家上。岂不是一个无线循环嵌套的逻辑?
【 在 kettle 的大作中提到: 】
: 按你这个逻辑,不就是国内买特斯拉,国外买比亚迪么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5 Plus」
--
FROM 171.15.162.*
所以你如果就坚持你的外国企业都是白莲花,从不攻击竞企的弱点,你就明确你的观点就行了。
我也不跟你在这一点上争论。因为你就这么认为的。
【 在 vta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违法的缺陷肯定管,而不违法的质量问题谁会管呢?
:
--
FROM 171.15.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