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U9价格贵1倍多,圈速慢十几秒,因为电池和电机不行?
U9比su7 ultra重600kg(磷酸铁锂电池因为能量密度低而更大更重),车重应该是最大影响因素。另外U9标配轮胎确实不如su7u的轮胎。电机的动力,两者差不多的,只不过布局不一样。悬架部分,U9也不是主要面向赛道设计的,它的云辇-X更注重城市公路的驾乘体验,su7u是专门对赛道场景做优化的悬架系统。
总之就是su7u是为赛道而生的,但U9主要是想给用户一个更酷炫的体验,赛道是不是最快并不是它的第一目标,实际上他也就比保时捷Taycan Turbo GT慢一些,比其他的超跑都快。所以su7u比U9跑圈速快说明不了任何问题,只能说明它就是为了超高圈速而造的一款车而已。
【 在 qtpr 的大作中提到: 】
: 按理说价格贵这么多,底盘和车身用料应该肯定更好一些。那么圈速慢多半是因为用了byd自产的电池和电机吧。
--
修改:newzzdx FROM 183.241.49.*
FROM 183.241.49.*
本来比亚迪用磷酸铁锂就不是为了追求极致的性能,主要是为了不被卡脖子和安全性。
【 在 qtpr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电池不行是主要原因之一呗。
: 另外,价格贵这么多,也不用些炭纤维轻量化件,呵呵
:
--
FROM 183.241.49.*
不意外啊,如果U9也用小米用的电池且跟现在的电量相同,会比小米用的电池轻很多。因为别的部分U9比su7u重,但是用了磷酸铁锂电池以后,无法进一步减重。小米采用较大的电池组,主要是为了在低电量的情况下也能保持很高的放电效率,它的电池电量比U9高不少的,重量却只重了5kg。
至于说为啥别的部分U9更重,是因为U9一方面是全套配件内饰都不缺,而且四电机+云辇-X用的部件也增加了不少重量。而su7u则尽量减少内部的配件,用的三电机,再加上全碳纤维车身,自然就轻了不少。
【 在 spadger 的大作中提到: 】
: SU7U电池比仰望U9电池重5kg,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 ps.U9电池633kg,SU7U电池638kg
:
--
修改:newzzdx FROM 183.241.49.*
FROM 183.241.49.*
磷酸铁锂具有三元锂不具备的优势,技术路线上还是比三元锂要先进的。但是三元锂有它的能量密度高的优势,短板可以用其他手段弥补。所以两者不存在谁技术不行的问题,关键看车厂使用的目标。
【 在 qtpr 的大作中提到: 】
: 作为跑车的电池,byd的磷酸铁锂就是技术不行,没什么可洗的。
:
--
FROM 183.241.49.*
6分46秒那个是原型车跑出来的,是全碳纤维覆盖件。
新的这个圈速7分07是量产车跑的,重量比U9轻115kg,比U9快10秒左右,是不是全碳纤维覆盖件不清楚,但是也用了全套赛道专业套件,U9其实没有配备赛道专业套件。
【 在 qtpr 的大作中提到: 】
: 纽北那个圈速是50多万那款su7u跑出来的,你确定那款su7u是全车碳纤维?
:
--
修改:newzzdx FROM 183.241.49.*
FROM 183.241.49.*
本来说的就是车重是最大影响因素,电池是车重的一个影响因素,因为要保证足够的续航里程,U9没办法用更小的电池包了。功率差距还好,1548匹对1306匹,赛车圈不是有那句话吗,宁愿减车重,不要增加马力。
【 在 spadg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纽北U9跑不过SU7U很正常,但是原因不在电池,在车重和功率。
:
--
修改:newzzdx FROM 183.241.49.*
FROM 183.241.49.*
谁说的,93.7度对比八十度,多13.7度电呢,怎么可能能量密度低?重量只重5kg
【 在 spadger 的大作中提到: 】
: SU7U那个三元锂电池包,密度只有146.9,比仰望U7上那块磷酸铁锂密度还要低。
:
--
修改:newzzdx FROM 183.241.49.*
FROM 183.241.49.*
比较那个干啥,同等重量下电量高那么多,如果减少电量,是不是重量就可以相应的降低很多?
【 在 spadg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能分清楚电池包电量和电池包能量密度吗?
:
--
FROM 183.241.49.*
但是U9的扭矩大,所以功率在圈速上并不是最主要因素,最主要还是车重以及一些赛道专用的套件和底盘悬架调校。
另外电池包放电能力,su7u要强不少,峰值16C的放电倍率,电量20%时仍可输出800kW。这些都是U9没有的。
【 在 spadger 的大作中提到: 】
: SU7U比U9除了轻115kg,总功率还高了178kW。
: 电池包放电能力基本差不多。
:
--
修改:newzzdx FROM 183.241.49.*
FROM 183.241.49.*
四电机独立运行,安全冗余大,对爆胎后的车身控制提升很大。另外扭矩大,复杂路面上的脱困能力强。还有浮水能力。安全就是最大的豪华。
其他的原地掉头,敏捷转向就不多说了,反正情绪价值给够。
其实最厉害的还是为将来准备,因为四电机全解耦,动力分配非常自由。虽然对超跑可能作用不大,但是这个技术又不是只用于超跑。
【 在 qtpr 的大作中提到: 】
: 易四方到底在什么场景下具有不可替代的用处?呵呵
:
--
FROM 183.24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