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不知不觉,加入华为阵营的车企 已占大多数
尝鲜过后 拼性价比hw是不行的。
--
FROM 222.64.193.*
尚界大概率见光死。本身成本控制就不是上汽强项,加上hw又收一笔,这车能有性价比就见鬼了。而且上汽研究院也很不愿意跟hw合作,又菜事儿又多。
--
FROM 222.64.193.*
内部分钱的厂子多,谈不下价格
50跟上汽这边其实关系不大,无论人员技术还是采购链条
【 在 circlezh 的大作中提到: 】
: 成本控制是上汽的强项吧
: 上汽除了不产电芯玻璃轮胎,基本什么都做,产业链很长
: 不能控制成本的话,怎么攒的出五菱
: ...................
--
FROM 222.64.193.*
基本上就是全力配合做个车出来,好卖当然最好,不好卖也完成任务了。这个车上汽一点也不主动,只是很配合,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啥车型你说了算,反正最后要是砸了怪不到我头上。
上汽自己看重的东西是所谓全栈3.0这一套,在研的三个大厂九个首发车型。
【 在 xmruiqi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像上海1号去年狂K上汽,到上汽去了好几次,他们要是还不配合,都得下课
: :尚界大概率见光死。本身成本控制就不是上汽强项,加上hw又收一笔,这车能有性价比就见鬼了。而且上汽研究院也很不愿意跟hw合
--
FROM 180.164.85.*
上汽在新能源和智能化方面的的技术非但不落后,而且显然是远超hw的。hw可能在智驾上领先于零束。
这就是个拉郎配的政治任务。
【 在 xmruiqi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又不是HW求着上汽做的,是上海1号感觉上汽在新能源,智能化时代落后了,再不求变就完蛋了。上汽管理层如果只是被动响应不主动求变,肯定得下课。新闻报道的上海1号的原话是这样的:
: 汽车产业是上海的支柱产业,上汽集团作为行业龙头企业,创新转型事关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要深入学习。。。。。,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定发展信心决心,以自我革命精神加快推进创新转型,战略要更明晰、重点要更突出、创新要更聚焦、改革要更有力,为上海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作出更大贡献。
: :基本上就是全力配合做个车出来,好卖当然最好,不好卖也完成任务了。这个车上汽一点也不主动,只是很配合,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
--
FROM 222.64.193.*
因为市场和技术是两回事,理想技术强吗,市场那么火爆。
hw的智驾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但是整车并不是只有智驾。打个比方,现在tsl国内的车智驾基本是0,但tsl的智能化绝对是第一梯队的。
【 在 xmruiqi 的大作中提到: 】
: 智能化远超华为?智驾又落后华为?
: 不知道你是不是上汽的,但从你的描述里表现出上汽对HW的不屑,既然有这么牛逼的技术为啥市场输的一塌糊涂?上汽自主品牌智己等哪个成功了?然后看不上这个瞧不起那个,怪不得上海1号要K他们
: :上汽在新能源和智能化方面的的技术非但不落后,而且显然是远超hw的。hw可能在智驾上领先于零束。:这就是个拉郎配的政治任务
--
FROM 222.64.193.*
技术是没有错的,市场是有可能有成败对错的,更看运气。用市场来否定技术属于一叶障目。上汽合资以外部分最成功的车是五菱宏光,它是技术好吗。同理,不成功的车是技术差吗。
【 在 xmruiqi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是在怪市场不懂上汽的苦心咯?一个要向市场要成绩的企业有这种想法不觉得很不合格吗?我上不了清华埋怨清华不懂我的实力?啊Q精神只能安慰自己骗自己,市场可不买单
: :因为市场和技术是两回事,理想技术强吗,市场那么火爆。:hw的智驾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但是整车并不是只有智驾。打个比方,现
--
FROM 222.64.193.*
在当下的市场环境,技术当然不如会吹牛逼。
hw的核心竞争力是啥,是余承东的嘴。xm的核心竞争力是啥,是雷布斯的嘴。这些都是心知肚明的事情。
【 在 xmruiqi 的大作中提到: 】
: 作为一个面向市场的企业开发的技术市场不认可你还说技术是没错的,难道上汽是闭门造车按研发人员自己的喜好研发玩儿的吗?如果技术不能帮企业赢得市场,它的存在价值是什么?技术研发的目标难道是自我感动?
: 市场成败绝非仅凭运气,而是技术、定位、成本、渠道、用户洞察的综合博弈。将成功归因于运气,本质是为企业战略无能,管理无能找借口,怪不得被K。
: 五菱宏光的案例恰恰说明没有脱离市场的好技术,只有脱离需求的伪技术。当你说五菱技术不顶尖时,实际在说它不追求你定义的技术方向——而这正是其成功的关键。技术是否顶尖取决于评价维度,五菱的技术在经济型市场维度就是顶尖。
: ...................
--
FROM 222.64.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