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澳媒:西方宜居城市排名,暴露对华偏见
风格不一样
后来刷到一条老外说他喜欢胡辣汤
更像欧洲的汤
我有点那么明白问题在哪了
【 在 netcom (不要轰炸伊拉克人民) 的大作中提到: 】
: 哈哈赞,我家娃比较喜欢意式的面条和烤饼
: 另外我觉得老外熬汤比较细
: 去哪里旅行都喜欢尝试下
:
--
FROM 39.144.44.*
粤菜也看重汤
但用法不一样
西餐汤是直接当菜的
中餐一般传统汤是下饭or醒酒的
【 在 netcom (不要轰炸伊拉克人民)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有道理。胡辣汤虽然是中原的,但也是典型的融合风格的菜品,河南陕西当地不少都是回民经营的。
:
: 四大菜系似乎都不算最看重汤,有汤品也是以里面的食材丰富为卖点,汤本身是配角。
:
--
FROM 39.144.44.*
也不能说没有
中餐有汤和羹之分
除此还有粥
【 在 netcom (不要轰炸伊拉克人民) 的大作中提到: 】
: 嗯 你说的对 粤菜对汤的理解还是不太一样
: 像法餐的bisque各种浓汤
: 中餐没有对应的,或者说只有相似的但并没有特别看重
:
--
FROM 117.143.100.*
中餐品类太多
没发展起来的多了
在我看来中餐要发展的最大突破口不是食物而是饮品:中国传统的中低度酿造酒需要回归,百害而无一利的高度酒必然会被主流市场抛弃,成为细分市场的一部分,而空缺不能任由啤酒和葡萄酒填补
软饮除了茶以外,豆制品饮料也是待发展项,以后我们不仅要让洋人喝鸳鸯,也应该让他们喝黑白豆浆——拿铁这个词还是乖乖回归牛奶吧
【 在 netcom (不要轰炸伊拉克人民) 的大作中提到: 】
: 浓汤确实更接近羹,胡辣汤其实本质上是胡辣羹
: 中餐这些当然都是有的
: 不说粤菜,鲁菜的孔府菜就很重视汤和羹
: 各种奶汤菜,”一品”羹即是
--
FROM 39.144.44.*
白酒、黄酒、米酒
另外被白酒挤占的果酒
白酒因为主要依靠杂粮酿造而全国流行
但世界主流饮品市场是中低度酒
【 在 netcom (不要轰炸伊拉克人民) 的大作中提到: 】
: 嗯我对酒不是太了解
: 甚至分不太清楚哪些酒算"中餐的酒"
: 白酒?黄酒?
: 非要说的话可能是国内的酒厂距离消费者远了一些
--
FROM 124.217.140.*
白酒和日常餐饮不密切?估计很多地方的朋友不会同意
中国的高度白酒许多杂醇多口味重,要走出去也难,老外接受不了
三碗不过岗是黄酒,这个要重新建立消费联系,可能一代人也就够了
【 在 netcom (不要轰炸伊拉克人民)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理解中餐很少有和酒固定搭配的
: 类似黄酒和大闸蟹这样的cp的场景太少
:
: 白酒更多的作用是宴请,和日常餐饮关系并不紧密
--
FROM 124.217.140.*
这个不一样
记得看过有文章说是因为法餐为主的古典欧洲餐菜式远比中餐少,因此固定用一道酒配一道菜来体现程式感,中餐则没有这个问题,衍生的日料其实也一样
【 在 netcom (不要轰炸伊拉克人民) 的大作中提到: 】
: 嗯
: 比方说红酒,和什么样的菜品或者奶酪搭配
: 有很多商家在推的
: 我看老外都有红酒和奶酪捆绑销售的
--
FROM 124.217.140.*
你说白皮?
【 在 timshaw (过完老年再过青年骚年) 的大作中提到: 】
: 高油高盐焦糖色不是level 高,是三高四高五高高。
:
:
: 【 在 randomh (gameo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124.217.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