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河北才应该是山东
一个说法是:
山东是自伪齐(12世纪30年代)开始
名字从京东改为山东的
当时河北的大部正好属于金朝
【 在 yfsx 的大作中提到: 】
: 太行山以东,地理上非常符合。
--
FROM 36.155.79.*
河北道是从唐始的
但演义里大量提及河北袁绍
多是受后世地名的影响
总得来讲,演义在地名这块并不是太严谨
【 在 bocaj 的大作中提到: 】
: 瞎扯,唐代就有河北道,三国就说河北袁绍……
--
FROM 101.71.39.*
嗯 所以更多的是地理概念
正式成为行政区域是在唐以后了
三国志里提及“河北袁绍”极少
演义里频繁出现
【 在 bocaj 的大作中提到: 】
: “撮冀州之众,威震河朔,名重天下。“、“横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用”,这都是正史原文。
: 而且,更早的例子是刘秀,正是河北起家,以大司榪行持节过河,招抚河北诸州郡,为王业的开端。正史记载更始元年十月刘秀“持节渡孟津,镇抚河北,安集百姓”。
: 你所谓受后世地名影响,完全罔顾事实,甚至是倒果为因。历史上河北、河朔是地理泛指在前,正式成为行政区划名称在后。
: ...................
--
FROM 125.120.152.*
谢谢补充资料,学习了
大概看了下之前的讨论,中间大概有误解的地方
如你所说的,作为行政区划的“河北”不会凭空出现
作为地理上的概念,有一个形成和被公认的过程,这点我很认同
不过总体而言,唐以前
河北还是一个粗略的地理概念
大概可以理解为黄河以北的汉地
袁绍官职是渤海太守兼领冀州牧
靠兼并和儿子努力,又拿下并、青、幽的一部分
这四州构成了他“河北”的基本盘
这其中有含糊的地方,比如袁占青州,有一部分是黄河以南
(曹操占后干脆就全算黄河以南了)
前段正好读了演义
里面确实频频提到了“河北袁绍”的说法
但我怀疑实际三国时是否会真的说“此人乃河北名将”云云
印象中“河北名将”之一的颜良就可能出身琅琊的颜氏
如果三国演义是写在唐代,琅琊属于河南道,是不是可能叫“河南名将”?
哈哈
【 在 bocaj 的大作中提到: 】
: “河北”一词最早见于《周礼·职方》,指黄河以北地区。
: 正史中根本用不到等什么三国志,什么袁绍,更不要说什么演义,汉书中有“臣与将军勠力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不自意先入关,能破秦,与将军复相见。今者有小人言,令将军与臣有隙。”(高帝纪)
: 史记中有,“使韩信等辑河北赵地,连燕、齐,君王乃复走荥阳,未晚也。如此,则楚所备者多,力分;汉得休,复与之战”、“项羽闻韩信已举河北兵破齐、赵,且欲击楚,则使龙且、周兰往击之。”(高祖本纪)
: ...................
--
FROM 101.71.39.*
嗯 公众的印象很多停留在了明代写的通俗小说里
实际上他们写北宋,或者更早的三国(两者本身就差了800年!)
要求地名能严格符合当时实际情况,挺难的
古人通常并不严谨
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讲,就是现代的眼光看古代
其实北宋时期,就行政区划而言,没有山东
只有京东。。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你能说河北好汉武二郎?
: 今天清河好像在河北,不在山东
--
FROM 101.71.39.*
嗯 古代小说家在当时本身地位并不高,接触资料有限
小说的读者群又主要是平民
通常不会严谨考证地名是否符合当时情况
更看重的是当时普通大众的认知接受程度
比如这里说的对河北、山东含义的认识
应该更接近明初时普通人的认知,而未必反映历史上三国、北宋时期的实际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
: 文学艺术和真实地理不太一样
: 是一种文化了
: ...................
--
FROM 36.24.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