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之前老说江南熟天下足
黑龙江是工业化点开的金手指
否则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哦大豆还被人打败了一次
【 在 pingguofei (pingguofei)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多大。
: 粮食产量,江苏是黑龙江的一半,湖南+湖北==山东
: 【 在 linuxyin 的大作中提到: 】
: : 但是,我总感觉鄱阳湖,洞庭湖平原更适合农耕,农耕产业面积也更大
--
FROM 117.143.101.*
开局平原三粮
冲击平原四粮
丘陵才一粮
怎么比
【 在 dragonphd (别开枪) 的大作中提到: 】
: 还得是平原熟
: 【 在 linuxyin 的大作中提到: 】
: : 但是,我总感觉鄱阳湖,洞庭湖平原更适合农耕,农耕产业面积也更大
: : --
--
FROM 39.144.104.*
然鹅
天朝吃小米的部队才是最能打的
【 在 greenmars (绿色战神)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种印象,受到传统叙事的影响。中国历史上的粮食主产区发生了几次转移,从开始的黄河流域,转移和扩展到长江下游江南地区(江南熟,天下足),又转移到长江中游两湖地区(湖广熟,天下足)。
: 最近的局面是已经明显的出现北农南工的局面,18亿亩红线在南北方之间动态平衡中,东北、华北早成了粮食主产区。连内蒙古这种历史上长期粮食不能自给的省份,也开始了大规模的粮食增产。你说的洞庭湖平原以及附近的江汉平原,也就是湖南湖北(清朝的湖广总督区),如果现在以省份计,现在粮食产量都不如内蒙古了,要是比农耕面积,那就差的更远了。
:
: 【 在 linuxyin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39.144.104.*
嗯
苏湖熟天下足是宋
然后北方丢了
然后江淮放马了
【 在 oldgeng (oldg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就是地理版不结合历史,导致的知识厚重性不足了。秦汉时不要问,必然是中原熟,天下足,巴蜀,湖广,江南的人口和耕地面积,都不如中原的零头。
: 唐宋时代,则是江南熟天下足,特别是安史之乱后,长安米粮,仰赖江南。而这时的湖广,还没开垦出来呢,可能大部分地区还是洞庭湖云梦泽的沼泽地。
: 到了明清时代,江南地区人烟稠密,虽然粮食产出高,但供应自己也不够,只是经济发达,但粮食需要从外购买了。
: 而明清时代的湖广地区,云梦泽消退,江汉平原出现,洞庭湖平原出现,而这时候人口还远不如江南地区人多。
--
FROM 39.144.43.*
所以皇帝当年高兴了会说:好苏湖~
【 在 shengjiansm (生活乐无边) 的大作中提到: 】
:
: 苏湖熟,天下足。这也是老话。
: 苏州下面的县,常熟,太仓,听名字就可以感到盛产粮食。此外,可以借着发达的水运网络可以往外运出去。
:
--
FROM 117.14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