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中国要想达到美国这样的家家住别墅,太难了
 一等强国印度化
确实很跌眼镜  
  
【 在 Qlala (Qlala) 的大作中提到: 】
:  美国铁路只运货物 几乎没有客运 
:  铁路担当的货运比例比中国铁路高不少 
:  事故多 那确实没办法 谁让他用一百年前的铁路呢 
:  你能想象往张家口运货用詹天佑修的京张铁路 然后不出货吗 
--
FROM 222.70.7.*
能回收也比不过
人工差别大了
我们这代基建狂魔退役后
蓝星估计后面没有那么大规模基建能力的了  
  
【 在 Qlala (Qlala)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前混凝土最大的问题是没办法回收 建筑垃圾无法处理 
:  以后混凝土能回收了 欧美的水泥房子说不定会多起来 
:  【 在 wrsea 的大作中提到: 】 
:  : 嗯,这个倒是,钢筋混凝土总体还是维护少。  
--
FROM 222.70.7.*
够是够
下一个大规模工业化的一般认为是三哥
你觉得他们能基建狂魔乜?  
  
【 在 Qlala (Qlala) 的大作中提到: 】
:  沙子也不够用了 
: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 能回收也比不过  
:  : 人工差别大了  
--
FROM 222.70.7.*
是俄亥俄引出的
就是北美各地的面条铁路
车是发达国家的车
路是印度的路
  
  
【 在 Qlala (Qlala) 的大作中提到: 】
:  睡前消息讲过美国铁路现状 
:  建议去看看 
:  别只盯着俄亥俄这个事看 
:   
--
FROM 222.70.7.*
哪个项目现在用海沙?
  
  
【 在 Qlala (Qlala)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都开始挖海沙了 还得用淡水洗完才能用 
:  成本高多了 
: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 够是够  
--
FROM 222.70.7.*
钢轨是可以维护的  
更是可以更换的
  
【 在 Qlala (Qlala)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百多年前的炼钢水平 可不就这样 
: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 是俄亥俄引出的  
:  : 就是北美各地的面条铁路  
--
FROM 222.70.7.*
只要运河里还有运沙船
就不至于用这么麻烦的东西  
  
【 在 Qlala (Qlala) 的大作中提到: 】
:  打开搜索引擎 搜海沙 建筑 
:  不但有 而且还没做淡化处理.. 
: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 哪个项目现在用海沙?  
--
FROM 222.70.7.*
当然不是一劳永逸
但中国屋顶防水要求三层,国外顶多两层,一般有两道聚氨酯卷材,国外用的也是同样的材料,保温是另作,国外因为木构所以发泡剂喷掉填塞,是本身构造不同罢了
欧美房屋漏水的视频我也看过,中国现在的住房很少有这样的情况了,只是之前全现浇,现在推工厂化预制,以后会不会影响另说
  
  
【 在 manam (超级奶爸。。。) 的大作中提到: 】
:  混凝土房子的防水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混凝土结构刚性决定了一段时间后必然有裂缝,无论多么巧妙多么科学的设置沉降缝温度缝都没用,几乎所有的混凝土房子仍然有你说的那层柔性防水膜,不同的是中国的膜很垃圾,功能也单一,欧美市场有成百上千种选择,很多还是复合功能的既防水又隔热 
:  【 在 miller 的大作中提到: 】 
:  : 美国的房顶用10几年就得换防水层。把瓦揭开,换了防水布再把瓦盖上。  
:  : 以前是又厚又重的毡布,现在是很薄看着像塑料的材料。    
--
FROM 117.143.100.*
就是夏天太热
空调也会有能耗大的问题
一户建的话可以自己吧房顶涂白来解决部分问题  
  
【 在 wrsea (wrsea) 的大作中提到: 】
:   
:  那不好卖还有什么原因? 
:  夏天热?这个其实开空调的话影响更小了 
:  实际上顶楼不好卖原因还真就是担心漏水 
--
FROM 117.143.100.*
瓦屋面做防水还是比混凝土平屋面要复杂一点的
你要是粘上去的瓦另说  
  
【 在 wrsea (wrsea) 的大作中提到: 】
:   
:  嗯,但我看其实换这种屋顶很快的 
:  差不多十个人大半天就能搞定 
:  美国主要人工贵,所以换这种屋顶不便宜 
--
FROM 117.14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