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时情况是:父母希望男孩子出去闯、离家远点,自己身体在高三时突发过敏,对长江流域潮湿气候不适,想着去干燥的北方可能就没事了(后来验证的确如此),所以基本没考虑华五(当时好像没这个说法)。另外,就算我北航EE毕业也是有很大几率去阿里腾讯的,我是觉得丢掉IC本行有些可惜。我很多同学也都去了互联网大厂,但是像你说的成为超级富豪的很少,只有一个隔壁班的是xiaomi的前几百核心员工,12年好像就加入了,看现在这股价,他的原始股哪怕只有万分之几都不得了了,当然也有可能他早就卖掉没撑到如今。除此一人以外,另外接近100个左右在互联网大厂工作的同学都不至于成为超级富豪,当然也很少有真到中年被裁家里蹲的,说明北航早年出来的能力都还不错;最倒霉的一个是从大厂出来以后自己创业一度身价10yi但是最后前几年遇到经济下行最后陪光变成老赖的,这不是能力问题,实在是天灭。
【 在 sirmond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有道理,但是核心是你当时去了二十年后热门的专业,如果当时恰好去了曾经热门的生物、外贸、建筑,那可就惨了。换个说法,如果当时你选了C9的计算机,毕业就去腾讯、阿里,现在可能已经是超级富豪了哈哈。
: 所以吧,我觉得专业>学校的前提是,你正确判断了、被指点了、甚至是蒙对了二十年后(人到中年时)的热门行业,在风口上,一个知名学校的优势专业足以超越清北的大部分专业。
:
--
FROM 219.14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