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卷问题并非医学行业独有:
内卷现象在当今许多行业都普遍存在,而非仅限于医学。技术行业、传统行业、媒体等领域同样面临着竞争激烈和工作压力大的问题。相对来说医生因为专业保护和市场稳定扩大,反而是内卷程度相对其他专业更小的行业。
二.讲究帽子、职称、这个是所有体制内事业单位的共性,你不会只以为公立医院讲究这个吧?至于政治斗争,那更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利益的地方就有斗争,这个根本不用解释。
三.公立医院收入并不少,如果你真在北京大三甲,那可不只有工资绩效收入。医生的收入渠道太多了,不光是本院内收入,还有院外的公开收入,更别提各种灰色的,至于某些心黑的医生,更是把患者当成zhu宰。 私立医院明面收入会高得多,尤其是整形科,口腔科的。
四.你告诉你哪个行业没有二代,你当公务员,那里面的二代更多,最顶级的那些,你更是怎么都赶不上,难道你就不当公务员了?你选择一个职业仅仅是看有没有二代?你的想法真是很奇怪!除非你自己开创一个全新的行业!
五.其他行业到了四十的时候更是靠关系和人脉,因为没关系和人脉你就已经失业或者处于失业的边缘了。医生至少是个稳定长久的工作,即使你不会搞关系,医术平庸,你也就是被边缘化,不会象其他行业那样直接被开了去送外卖开滴滴。
总之一句,你对其他行业是一无所知,完全凭自己的臆断放大了医生这个行业困难,而忽略其他行业的不堪!
【 在 penxx 的大作中提到: 】
: 盲目推荐学医是恰恰因为很多人对医生圈子不了解。学医的困境:一、内卷超级严重,比其他行业更深,而且跳槽机会很少,药代和私立都不是好去处,不用和去这些地方的个别例子比;二、非常像高校,讲究帽子、职称、政治斗争,想安安静静搞点临床或者研究,那就是受气的命;三、公立医院私下挣钱的机会越来越少,跟高校一样要拼科研、拼转化才能增加收入。及时北京大三甲的医生,如果没有科研绩效收入,只靠科里的绩效,年收入能过百万的聊聊无几(税前)而且都得等到40岁,在你最需要买房的时候买不起;四、如果不是世家,很难竞争过医二代,你三十多苦哈哈的当住院医的时候,你的二代同事科研课题,一区文章,临床技术经验,进修机会,结婚用的大房子都有了。你一个白手起家的永远追不上,除非你真有天赋;五、到四十岁以后也靠关系、人脉还有运气。
: 总之一句,以后当医生、当高校教师,如果目的是出人头地,那不是二代不要干了。都念协和了,如果是普罗大众子弟,肯定是想出人头地,协和未必是好选择,孩子将来心理还有落差。其实普通人学医,可能首医这种反而更好。
--
修改:wwwway FROM 114.254.1.*
FROM 114.2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