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赋分制减少区分精细度的目的是什么?
本来原始分100分,理论上0-100都有可能人得,这样区分度是100.
为了减少区分度,0分变40分,这样区分度变成60分。相当于减少这门课的分量。
这可以理解。
后面的我不理解:100分下面没有99,而是直接到97分。搞出来3分一个梯度。这样就减少了区分的精细度。本来相差1分的,结果相差3分。或者本来高2分的,结果一样高。
这样的目的何在?
高考一分就是一个排名,这样减少区分精细度的目的是什么?
总不能说考试95分以上的,赋分全部是100,就说他们一个层次吧。
实际上,原始分100的,和原始分99的,都打100,抹杀了他们之间的区别。
同理,原始分86/88的,赋分后都是90,也抹杀了他们之间的区分。
--
FROM 36.112.3.*
别卖关子了。直说吧。为什么要降低区分的精细度?
我的想法:就是为了制造混乱,给祖国选人添堵。
【 在 beanspower 的大作中提到: 】
:
: 你再想想,真的想不到其他的重要的点了吗?要不你想一下,为啥语数英不赋分?
--
FROM 36.112.3.*
增加精细度,不妨碍各科公平啊。
比如,100的还是100,如果只有1人考了100,10人考了99.完全可以这样赋分:100的是100,99的为99.49.
反正增加精细度,是可以相对公平的。
比如40-100分的区分。完全可以按照排名精细到小数点后2位。而不是一下子3分。
【 在 huaxinjuedui 的大作中提到: 】
: 99和100的,最后都是100分,确实对100分的不合理。。
: 但是保证各科公平才是最重要的吧,这也是没办法。。
--
FROM 36.112.3.*
这样还好一点。
100-97-94这种赋分法,简直在挑战大家的智商。
【 在 oneone11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同省份赋分方法不一样
: 我们这边是最后赋分的分值为30-100的整数
:
--
FROM 36.112.3.*
1. 都知道是按照百分比赋分啊。
2. 精细度可以一致啊。比如,前千分之一都是100;千分之1到1.5都是99.5. 千分之1.5到2的都是99分。
总之,有办法可以避免3分一个差额的懒政。
这个就和年终奖计算个税一样,要写入未来的历史教科书的。和我们今天批评八股一样嘲笑。
【 在 huaxinjuedui 的大作中提到: 】
: 首先肯定是按百分比而不是分数来进行赋分的。。
: 其次,你想尽量增加精细度,从而体现细微的公平性。。
: 但这个精细度始终要有个度(其实全国各各个省的赋分精细度就不一样)。。
: ...................
--
FROM 36.112.3.*
可比性还可以理解,但0分赋分40是什么道理?100分直接到97分是什么道理?
你楼上的。
精细化和你说的不同科目对比不矛盾啊。
上海70-40分,这样一门实际只有30分。认真学习,考上本科的学生,只有6分的差距。
【 在 John0116 的大作中提到: 】
: 别忘了赋分制的两大作用:
: 1. 选考不同的科目可以放到一起比较;
: 2. 选考同一科目下,更体现考生的排名位次,而不是具体的分数。
--
FROM 36.112.3.*
1. 100分变60分差额。降低学科的权重。2. 100直接下降到97,少了98/99两个刻度。
上海更过分。直接就是40-70分。也就是一门只有30分的差额,三门加一起才90分的差额。
这么干,我觉得就是王朝周期律在起作用。
【 在 John0116 的大作中提到: 】
:
: 摘抄、并转一下政策性文件(京教计〔2018〕21号)里的部分文字如下:
: 等级性考试成绩以合格性考试成绩合格为前提,按照考生原始成绩划定A、B、C、D、E五等,分别占各科目考试人数的15%、40%、30%、14%和1%,在五等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为21级,按最接近的累计比例划定,每级分差为3分,起点赋分40分,满分100分。具体等级比例和赋分值见附件。
: ...................
--
FROM 36.112.3.*
是的。
前面的百分之五都是满分。
【 在 smartlinux 的大作中提到: 】
: 感觉有些搞笑啊
: 选课 考个中游和满分,最后也就差个十几分?
:
: ...................
--
FROM 223.1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