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很多人误解平行志愿,以为可以随便平行。
不是平行自愿的问题。是专业组的问题。现在北京是按照专业组投档。一个专业组包含了很多专业,各专业间的冷热可能差别很大。如果只选热门专业,不服从调剂。退档的风险就很高了。这种做法对于想专业优先的考生非常不利。只是可以帮助学校提高冷门专业的分数线。不是以考生兴趣为本。是以学校专业为本。希望将来可以改革。最好是直接以学校+专业为投档单元,充分满足考生的专业志愿。
【 在 maxwell2017 的大作中提到: 】
: 平行志愿很有好处,就是你的分数只要够你报考的大学,肯定会被提档。
:
: 但是不服从调剂,会直接退档去专科或者二本。
: ...................
--来自微微水木3.5.16
--
FROM 222.129.0.*
问题就出在这个“专业组”太宽。大部分学校一般就按选考科目分1-4个组,比如24年很多学校“物+化”组包含几乎所有的理工科专业,一个组内就有冷热天差地别的很多大类专业。投档时是按“专业组”的分数线投,但录取时要分组内的专业,如果考生分数刚过专业组投档线(就会投档),但他没有选择冷门专业且不同意调剂,基本上就是退档的命了。
【 在 xishuai2014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看最新的北京平行也是按专业组做平行了
: 如果学校厚道的话,一般专业组内填调剂就是了
: [upload=1][/upload]
--
修改:wyflame FROM 159.226.25.*
FROM 159.226.25.*
投档线是分“专业组”的,一个学校可以有多个专业组,各“专业组”的投档线各自独立。但是学校会天然将“专业组”做到最大(尽可能包含多的专业类),因为这样可以提高冷门专业的分数线。这种做法对于在意专业的考生太不友好了。所以要想学校“专业组”瘦身,不能指望学校良心发现,只能通过考试院统一改革,比如要求只有一级学科代码相同的专业才能放同一“专业组”。
【 在 chenglei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这样的,一单退档就下一批次录取了。
: 平志愿录取的原则,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比如: A同学 考了688分;B同学考虑考了685分。
: A同学报考志愿 清北(投档线700) 北大(投档线699) 中科大(投档线688) 南开(投档线686) 人大(投档线685);
: ...................
--
FROM 159.226.25.*
北京现在志愿虽然可以在“专业组”内再填“专业”(其实很多学校也是大类招生,是大专业),但投档的基本单位是“专业组”,如果你分数刚过“专业组”线,没填冷门专业且不服从调剂,基本上只能退档。基于这个风险,估计绝大部分考生会填“服从调剂”。这种情况,所谓的“志愿直接到专业”的实际价值就大打折扣了。只有投档的基本单位(投档线)改为“学校+专业”,而不是“学校+专业组”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 在 xheliu 的大作中提到: 】
: 志愿直接到专业的不存在这个问题。
: 至于大类招生,这个坑暂时无解。猫与老鼠的游戏。卖家比买家精。
:
--
FROM 159.226.25.*
现在这种制度设计的结果,就是强化了学校间的等级差异,同时弱化了校内不同专业的分数线差。对学生而言,专业兴趣选择权,被报考时的“专业组”设置以及入校后“大类专业”二次分流所限制,不少人不得不学自己不喜欢的专业。
【 在 wyflame 的大作中提到: 】
: 北京现在志愿虽然可以在“专业组”内再填“专业”(其实很多学校也是大类招生,是大专业),但投档的基本单位是“专业组”,如果你分数刚过“专业组”线,没填冷门专业且不服从调剂,基本上只能退档。基于这个风险,估计绝大部分考生会填“服从调剂”。这种情况,所谓的“志愿直接到专业”的实际价值就大打折扣了。只有投档的基本单位(投档线)改为“学校+专业”,而不是“学校+专业组”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
FROM 159.226.25.*
因为南开、天大、武大都在同一批(本科普通批),同一批只投一次档,投后被退档的,只能等这一批全录完后,再看有没有补录,及进入后一批(专科)。
【 在 singleboy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何b同学在南开退档之后不能被天大武大接受。
--
FROM 159.226.25.*
所以,如果想比较好的学校,又怕退档,现在你比较保险的策略是填“服从调剂”,这样学校拉抬弱专业的目的顺利实现了。
【 在 singleboy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靠,这是我以前最大的误解。好险。
--
FROM 159.226.25.*
对啊。投档时,是考试院根据考生成绩排队,成绩在前先投档。投该生时,从他的第一志愿单元(学校+专业组)开始看有没有剩余名额,如果有就投档,没有就看他的下一个志愿单元,直到成功投出或到达最后一个志愿单元仍未成功投出(标记自由身,进入下一批队列)。同理依次处理成绩队列中的下一个考生。所谓某校某专业组的分数线就是就是它接受投档的最后一名考生的分数。
这里的核心问题是:考试院看在有无名额时,是不考虑考生在专业组内的所谓6个专业志愿选择,也不看是否同意调剂(相当于当成你能接受专业组内所有专业)。所以,如果给考生投档时,专业组还有名额,但该生所报具体专业已无名额,且他不服从调剂,这样该生的结果就是:先投档再退档。
【 在 swiminri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还有一点
: 所谓分数线,并不是提前划定的,而是录取完了才形成的结果
: 分数线是给后人参考的,并不是在录取时就已经存在了
: ...................
--
修改:wyflame FROM 159.226.25.*
FROM 222.129.0.*
这个图不是北京的吧?是不是某个志愿单元是“学校+专业”的省的。
【 在 tedxyz 的大作中提到: 】
: 见图,还不止这个
: [upload=1][/upload]
--
FROM 222.129.0.*
应该是两个因素,个人专业意愿与国家/学校对冷门专业的扶持,两者之间如何平衡吧?现在部分省份志愿单元直接到具体专业(不是北京过大的专业组),就去除了专业调剂相关的退档问题。可能国家觉得如果全部一次改成直接到专业,对冷门专业冲击过大。相信将来个人专业意愿的权重会越来越被重视,志愿单元直接到具体专业的省份(或者减少专业组里具体专业的个数)会越来越多。
【 在 l1l1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解释的比较清楚。
: 为什么要这么设计呢?其实录取的时候,判断一下具体专业,以及是否服从调剂,对于电脑程序并不难,录取速度没有影响啊?这才能体现志愿优先啊
: 另外,平行志愿这个名称,感觉很误导!
: ...................
--
FROM 159.22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