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请问一个高考投档规则
清北互相抢,招生老师没法掌握每个人实际报了谁吧?
这样后部就会有偏差
【 在 swiminri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可能的。高校有一定能动性,但基本规则是确定的,计算机自动执行,不能改变。只能在规则内进行调整
: 现在是平行志愿
: 先按学生分数高低排序,顺序看当前排第一高分的考生的第一志愿是什么,学校的这个志愿满没有,没满就录取,满了就看这个学生的第二志愿,以此类推,直到录取。
: ...................
--
FROM 61.171.204.*
平行志愿,按分数排名的,不是按志愿顺序排名
不存在高分考生第二志愿去发现被低分第一志愿先占了位置的情况
【 在 woc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是大组呗
:
: 组里有好的坏,总计100人,从前面到后面所有报这个组的,按高低,共计划100人(分数在600以上),如果都服从调剂,录完完事
: ...................
--
FROM 36.112.114.2
老师提前沟通这件事,我还不太明白:
假如北大招生名额 100 人, 那么它当然可以跟全省前 100 的学生打电话,谈好。但是 101 名学生呢?如果谈且谈好,它却录取不到,因为名额只有 100;如果不谈,它就失去一个机会,因为前一百名里有人不报北大,这 101 名考生本来有机会录取的。
所以它谈判的对象是怎么磷选的?
【 在 swiminriver (all in my heart)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可能的。高校有一定能动性,但基本规则是确定的,计算机自动执行,不能改变。只能在规则内进行调整
: 现在是平行志愿
: 先按学生分数高低排序,顺序看当前排第一高分的考生的第一志愿是什么,学校的这个志愿满没有,没满就录取,满了就看这个学生的第二志愿,以此类推,直到录取。
: 所以只要你的志愿不要把南大排前面,南大就不可能抢了你。
--
FROM 106.6.58.*
懂了,谢谢!
【 在 swiminriver (all in my heart) 的大作中提到: 】
: 分数出来排名就出来了,比如北京,比如每年top2录取400人,那前400名,两校都会迅速联系。
: 一般第一天联系的前300名的样子,然后再联系后100多名。
: 谈判好了学校会签承诺书。学校做不到的也不会承诺。只要你按学校要求填志愿,承诺是一定会保证的。这个信誉学校是要保的。
: 卡在分数线上那种一般是不会给承诺的。因为学校也无法保证。
--
FROM 106.6.58.*
哪你给讲计,这个排队是啥意思
意思是要是报了2个志愿,就会有2个队列里分别站队?
意思是可以到2个饭店外取个等位号,哪个先到就去哪里吃?
是这意思不
【 在 swiminri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平行志愿,按分数排名的,不是按志愿顺序排名
: 不存在高分考生第二志愿去发现被低分第一志愿先占了位置的情况
--
FROM 114.246.237.*
当然会有偏差,但比较少。学校招生名额也是可以浮动的,其实就是应对这种不确定性。
也正因为有偏差,才会出现两个学校最终录取线差一两分的情况
也才会有极个别的捡漏的情况
但对于大多数学生,都提前谈好的,摇摆不定的是少数
【 在 tedxyz 的大作中提到: 】
: 清北互相抢,招生老师没法掌握每个人实际报了谁吧?
: 这样后部就会有偏差
--
FROM 36.112.114.2
还要再问一下,浙大这种学校也会打电话来谈,按照你说的规则,它是不是要从第一名开始打电话,打到 一两千名甚至更多?直到其中最后谈成功的人数到达名额数?
【 在 swiminriver (all in my heart) 的大作中提到: 】
: 分数出来排名就出来了,比如北京,比如每年top2录取400人,那前400名,两校都会迅速联系。
: 一般第一天联系的前300名的样子,然后再联系后100多名。
: 谈判好了学校会签承诺书。学校做不到的也不会承诺。只要你按学校要求填志愿,承诺是一定会保证的。这个信誉学校是要保的。
: 卡在分数线上那种一般是不会给承诺的。因为学校也无法保证。
--
FROM 106.6.58.*
首先北大需要和清华抢,所以都是按清北录取总数来抢人的。抢过清华就算赢。如果今年高分录取多了,最多增加两个名额。分数线比清华高,就是招生组的胜利。
另外现在top2地位比较稳,高分去别的学校的很少,这个招生组会去了解的,有些学生想去别的学校,招生组必须摸清情况,否则就是失职。
还有就是先抢高分,按分数由高到低,最后那种101名的,学校会争取,但一般就不会给承诺了,或者只能给较弱的承诺。
招生组的工作也挺累的,不是那么轻松的事情
【 在 HYNOS 的大作中提到: 】
: 老师提前沟通这件事,我还不太明白:
: 假如北大招生名额 100 人, 那么它当然可以跟全省前 100 的学生打电话,谈好。但是 101 名学生呢?如果谈且谈好,它却录取不到,因为名额只有 100;如果不谈,它就失去一个机会,因为前一百名里有人不报北大,这 101 名考生本来有机会录取的。
: 所以它谈判的对象是怎么磷选的?
--
FROM 36.112.114.2
显然不会啊
肯定先分析哪些学生愿意来啊。
招生工作不是分数出来才开始的,这些著名大学的招生组提前就会去各著名高中去交流,去拉人
之前还有各种强基报名之类的途径,可以了解学生的初步意愿
学校会根据自己的实力,招生组的资源情况,会采取不同的策略。
top2和浙大这样的肯定不同,再下一级学校又不同。同一学校在不同省份也不同。
浙大这类在北京,一般是尽量通过强基锁定高分学生。明显清北分数范围内的,浙大应该基本上直接放弃了。
【 在 HYNOS 的大作中提到: 】
: 还要再问一下,浙大这种学校也会打电话来谈,按照你说的规则,它是不是要从第一名开始打电话,打到 一两千名甚至更多?直到其中最后谈成功的人数到达名额数?
--
FROM 36.112.114.2
还有一个问题不懂:考生的分数和联系方式,对高校是合法公开的吗?抢生源这个做法显然 违反公平公正原则,为啥不保护考生信息?还是说清北这些学校通过不正当手段取得信息?
【 在 swiminriver (all in my heart) 的大作中提到: 】
: 首先北大需要和清华抢,所以都是按清北录取总数来抢人的。抢过清华就算赢。如果今年高分录取多了,最多增加两个名额。分数线比清华高,就是招生组的胜利。
: 另外现在top2地位比较稳,高分去别的学校的很少,这个招生组会去了解的,有些学生想去别的学校,招生组必须摸清情况,否则就是失职。
: 还有就是先抢高分,按分数由高到低,最后那种101名的,学校会争取,但一般就不会给承诺了,或者只能给较弱的承诺。
: 招生组的工作也挺累的,不是那么轻松的事情
--
FROM 106.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