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北邮的线跟北理差不多
这就乱讲了,国开技术口某个处长就是北邮的,董远门徒
【 在 USSRCCCP 的大作中提到: 】
: 国开行不收北邮的好像。
--
FROM 60.247.89.*
三十年前,北医还没被合并到北大吧,2000合并的,兄嘚
三十年前北邮是小清华,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时代
【 在 elsallab 的大作中提到: 】
: 三十年前俺们省北邮的线跟北医差不多
--
FROM 60.247.89.*
处长就是北邮毕业生身份进去的,那实验室也有师弟进去了,跟你说得不就是矛盾了么
如果这种对你信息谬误的指正都接受不了的话,那请便了
【 在 USSRCCCP 的大作中提到: 】
: 怎么就乱讲了。你说话有逻辑吗?处长是哪个学校的和校招有毛关系?
--
FROM 60.247.89.*
每个院校都有自己高光时刻吧,那阵子北方这边北邮的录取分数确实很高,网罗了一大波学霸,这也是我刚入校的时候,老师和前辈们大吹特吹的,然后就唏嘘不已,直到又赶上了互联网这波春风
华科不了解,只知道他们家hust战网挺不错的
【 在 xishuai2014 的大作中提到: 】
: 小清华是华科吧
: 北邮之前不是就业第一校么?
: 林金桐还在干校长的时候
: ...................
--
FROM 60.247.89.*
怎么说呢,我只是个小硕,我感受到的就是老板比较多,搞科研的博士很多也是要给老板打工的,全身心学术的不多,跟企业里面的研究院没法比
如果是像斯坦福+硅谷那样良性循环就好了,还有就是格局不够,跟上面的管理也有关系,很多事情也不是想做就能做的
另外校友会里面也没什么知名的大企业,名人也比较少,真就是明光村职业技术学校,那些开公司所需要的能力和视野在学校里面很少能看到
就业好大概也就是高级IT打工人量大质优,一年就几千,相当于其他同类院校的总和。。。
【 在 whoareu094 的大作中提到: 】
: 九十年代可不光是北方,我入学时贵州、江苏北邮都是第二,在江苏贵州那一段一直不错。北邮的高光还有点高的,到这程度的也不算特别多,改开后的话可能南开、外经贸的高光时刻也还稍稍差点。非医学类非提前批的话也就是清北复交科了吧,我觉得南大浙大可能都没有全国前三四名的时候,北邮差不多,如果不是三四名也可以说有一小段跟复旦科大一档。
: 北邮好处就是就业上始终对学生不算吃亏,坏处是从没见到生源这么好的学校这么不出人才,是不是全国最搓的
:
--
FROM 60.247.89.*
是的,通信那会是全新的产业,自然有丰厚的超额收益
想想联通是如何成立的就明白了
【 在 xishuai2014 的大作中提到: 】
: 之前一波是通信外企
: 同是本科毕业,我土木1000,人家通信12000
: 那会儿2环边上的新盘才8000呢
: ...................
--
FROM 60.247.89.*
我就是打工的,只是工作久了,越来越觉得,学校很难培养企业家,甚至培育企业家的土壤都很难,本质还是交付流水线工人,只不过中高附加值产业工人而已
如果都科技成果转化这条路,那就是另一个问题了,这是贵清贵北擅长的
【 在 lefan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眼界太高。绝大部分人一辈子都是打工人。 毕业生的口碑是一代一代人毕业后工作中积累起来的。
--
FROM 60.24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