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看到个说法:上海交大在2000年前就是个一般重点工科大学
1996年的时候就是全国前十了。
1999年的时候复旦交大的分数线基本是一样的,
应该在97年左右分数线就是差不多的了。
【 在 igoogle (爷不玩了)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时候全国排名20名左右吧,我们高考那儿会班里中等水平两个同学录取到上交
:
: 【 在 gaofei 的大作中提到: 】
: : 排名什么都不怎么样
--
FROM 124.79.47.*
2000年浙大刚合并完
还是大而不强的状态
【 在 gofly (GoFly)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这回事
: 2000前后上海就是复旦交大
: 浙大都还不行呢
:
--
FROM 124.79.47.*
那时候上海那2个学校外地招生人数确实少
那时候复交接近一半的招生名额留给了上海
后来才逐步降低
【 在 rudychang (rudych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麻烦别扯淡了好吗?1998年高考扩招,2001年如何超短裙招生?
: 倒是中科大1990年代就开始搞预录取、提前和重点高中私下接触、推荐优秀学生签预录取协议,只要达到中科大的录取线就可以确保专业,哪怕按照正常录取方式读不了专业。
:
: 平行志愿之前,专业填报不好撞车的话会导致滑档、无法录取的,中科大的预录取协议想当于以录取线分数可以提前锁定任意专业。
--
FROM 124.79.47.*
我找了一个2006年的数据
当年上海交大(含医学院)总共招生4165人,其中本市招生1775人。本地生源占比为42.6%。
【 在 jeedy 的大作中提到: 】
: 扯淡。上海生源占交大25%
--
FROM 124.79.47.*
我找了一个2006年的数据
当年上海交大(含医学院)总共招生4165人,其中本市招生1775人。本地生源占比为42.6%。
【 在 rudych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复交在上海的招生名额基本是1000/3500、1000/4000或1500/4200这样的比例,哪来的一半名额?
--
FROM 124.79.47.*
我又找了一下2006年复旦的招生数据
总共招生3300人,其中上海招生1490人。上海本地生源占比为45.2%
【 在 rudych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复交在上海的招生名额基本是1000/3500、1000/4000或1500/4200这样的比例,哪来的一半名额?
--
FROM 124.79.47.*
就算不包括二医大,只算上海交大本身
2006年的上海生源比例也超过了40%
不过这个比例,相比复旦还是要低一些的
复旦和交大上海生源比例过高,
在2008、09年左右的时候,
有一个名人批评过,
当时也引起了很多的讨论和关注
也是在这个以后,
复旦和交大才逐渐降低了上海生源的比例,
直到现在大概是在20%出头。
【 在 rudychang (rudych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是因为2005年二医与交大才合并,二医的生源还是以上海为主。二医每年都有接近200名护理生源,以前都是在上海和安徽招生,与交大合并后才逐步分散至全国其他省份。
: 【 在 flybox 的大作中提到: 】
: : 我找了一个2006年的数据
: : 当年上海交大(含医学院)总共招生4165人,其中本市招生1775人。本地生源占比为42.6%。
--
FROM 39.1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