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协和最可笑,校领导全是外校毕业,70%是二本
?王辰?:现任院校长
首医毕业
?邓海华?:现任sj
南京铁医毕业
1。
?李青?:现任副院校长?,南开大学生物系
1。
?张抒扬?:现任副院校长,北医毕业
1
2。
?张勤?: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学习
1。
?王峥?:现任jw,本科不详,硕士北大马克思
1。
?杨涛?:现任副院校长?,南京医学院
--
FROM 120.219.119.*
【 在 Y93SSYS711 的大作中提到: 】
: 部分二本生源比一本生源能力强,这也是事实,不能一棍子打死
还有更可笑的,协和的院士们,没有一个是协和八年毕业的,本科全是外校的,以二本居多。
--
FROM 120.219.119.*
【 在 Y93SSYS711 的大作中提到: 】
: 很多二本能上院士,而很多一本上不了,这更加说明人的智商、能力跟学历没有直接关系,
: 协和的院士都是外校的,这可能是偶然的,也可能跟前面某些协和领导有关系,这些领导的人脉认识外校的院士多,所以引进外校毕业的院士就多了
:
其他牛叉大学,本校的院士很多,
比如中科大,80%都是本校本科毕业
--
FROM 120.219.119.*
【 在 Majia3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就是你可笑的地方了。
: 领导里一定要有外行人才行,甚至是顶层一把手最好是外行。
: 越是底层牛马才越要专业。
: ...................
你不懂。
清华北大,校领导,基本都是校友。
外来人当领导,只会胡搞瞎搞。过两年拍拍屁股走人
--
FROM 120.219.119.*
【 在 Y93SSYS711 的大作中提到: 】
: 国内还有很多中专上院士
:
四五十年代的中专,和现在的中专是两概念。
--
FROM 120.219.119.*
【 在 china9hr 的大作中提到: 】
: 40年前大部分一流人才从初中就升到中专去了,30年前到20年前大部分一流人才去重点院校和热门院校,15年前一流人才到985和顶尖211,现在一流人才去双一流
:
怎么可能,开玩笑,中专永远是中专,
你要知道有中专的时候,还有清华北大一大群大学呢。同一个专业,再牛的中专生,也被系统内的本科生吊打,更别说重点大学的本科生。
任何时候,上中专的学生,都不如上重点高中的学生,以前重点高中学生能上本科比例不超过10%,上重点大学比例更是不足2%。
只用没眼光的农村人才上中专。
当然中专分9等,这里就不讨论了。
--
FROM 120.219.119.*
【 在 Y93SSYS711 的大作中提到: 】
: 早期,好学生都优先考中专
:
绝对不可能。
钱学森怎么不上中专?屠呦呦怎么不上中专?
--
FROM 120.219.119.*
【 在 Y93SSYS711 的大作中提到: 】
: 早期,好学生都优先考中专
:
教院因为是中专生,就被一群人看不起,尤其是北大那一群函件和教授
--
FROM 120.219.119.*
【 在 Y93SSYS711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说的是国内建国后,
: 1985年以前,基本是初中好学生优先考中专
:
绝对不可能。在中国,中专生永远排在大专生,本科生后面。
中专生在国企研究所,评高级职称的资格都没有,。
去央企各类研究所里面,五六十的老家伙们都是重点大学本科生,没有中专生
--
FROM 120.219.119.*
【 在 smn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是你不知道。90年代以前,很多普通家庭的优秀孩子为了早就业早赚钱,都选先上中专。三年毕业就能进税务,铁路等好单位。如果读高中,同样三年才考大学。
: 所以以前的中专生是在初中就掐尖走的第一批。含金量很高。
: 90年代以后,普通家庭生活条件好了,多读几年也无所谓,多数孩子会选择重点高中。
: ...................
中专的了解,我比你知道的多得多,大中专和小中专不一样。部署中专,省属中专,市属中专,县中专 等等都不一样
--
FROM 120.219.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