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董小姐动了两个大众的神经
1. 一千年前没科举的时候,就凝聚不了知识分子了?
2. 中国的阶层跨越不是太慢而是太开了,导致顶尖的上不去。最后1亿汉人被20w满族征服
3. 我完全支持国外学历,同样效力
【 在 cnlepton 的大作中提到: 】
: 1高考公平性。博士虽然不是高考却等同于高考的东西。
: 2医疗业的公正性。
: 其实第一个是千百年来,中国人精神层面的寄托,就是阶层跨越的信仰和凝聚知识分子的唯一工具,你苦读可以(花钱请家教),但不能作弊,甚至像各种加分不管多么理由充分为什么一直受诟病。古代科举作弊是可以诛连的。
: ...................
--
FROM 139.226.119.*
我是说顶尖的水平上不去
三国时二代压着蛮族打,公孙瓒都能力压,五胡乱华那也是内乱100多年,中原汉族已经少于少数民族才导致的,就这还留下了半壁江山。
到了明末,科举出来的掌权,结果就是,6000w汉人被20w满族征服,很耻辱
【 在 cnlepton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科举时是九品中正制,基本就是门阀。
: 你说顶层上不去,顶层到头了就不能去哪了。如果不好好工作,一般就是炼丹之类的邪路,当然现在不炼了有毒品之类的。
: 2. 中国的阶层跨越不是太慢而是太开了,导致顶尖的上不去。最后1亿汉...
--
FROM 139.226.119.*
汉代布衣将相?卫青是布衣,还是霍去病是布衣,还是霍光是布衣?
【 在 lyf180 的大作中提到: 】
: 汉代强就是因为布衣将相。
: 八王之乱主要是二代。
--
FROM 139.226.119.*
你才是不懂历史,屁股决定脑袋
【 在 lyf180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怀疑你不懂历史呵呵
--
FROM 139.226.119.*
卫青是皇亲国戚,怎么个布衣法
【 在 lyf180 的大作中提到: 】
: 卫青不是布衣?
--
FROM 139.226.119.*
是卫子夫先当皇后,卫青才当官的,而不是反过来
另外卫青也不是科举考上来的
【 在 lyf180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啊。刘邦是皇上,不是布衣。
: 卫青是皇后的弟弟,卫子夫是大将军的姐姐,都不是布衣。
--
FROM 139.226.119.*
所以科举出来的小镇做题家能跟他们比了?
【 在 lyf180 的大作中提到: 】
: 刘邦、萧何、韩信都不是科举考上来的。难道就不是布衣将相了?
:
--
FROM 139.226.119.*
血统是你否定的,不代表事实不存在,只要人类基因是DNA遗传,就会有血统
什么都能遗传,身高疾病长相,就智商遗传不了?
科举啥抑舞扬文啊,打仗是个复杂决策过程,科举上来的太差而已
起义军也没有科举出来的
【 在 cnlepton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逻辑,血统这事基本从陈胜吴广时就基本否定了,虽然皇族一直保留。
: 至于说战斗力这是另一个事。科举是抑武扬文,尤其二赵的设计就是这么来的。但是元朝不科举,没用一百年就打不过起义军了。所以你说的事不是证据
: 三国时二代压着蛮族打,公孙瓒都能力压,五胡乱华那也是内乱100多年,中原汉族已经少于少数民族才导...
--
FROM 139.226.119.*
这几个废物强在哪儿?会打仗吗?你搞笑呢
有二代李世民强?有二代霍去病强?
平民中有强的,但不是科举应试出来的
【 在 lyf180 的大作中提到: 】
: 科举出来的曾国藩,科举落第的黄巢,科举落第的洪秀全?
: 难道不比二代强?
: 你正在把二代和平民谁更强的命题偷换成科举。
--
FROM 139.226.119.*
但是科举后中国积贫积弱也是事实
现在不可能造反了,以前是交通不方便,中国底盘又太大,所以为了防止地方割据,地方上没有武装力量,才导致造反频发。
你贫民想翻身,做生意,去打仗,搞科研都可以。靠考试一步登天,考试成评价最大权重,还是拉倒吧
【 在 lyf180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只能跟同时代的比。你说的李世民和霍去病年代,都没有科举。
: 平民中有强的,你觉得科举选不出强者,难道让他们造反寻找出路? 类似黄巢和洪秀全么?
--
FROM 139.226.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