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八九十年代能上清北的现在不一定能了吧?
所以那时候考清华更难一些,敢报的大部分都是有把握的。
【 在 haohan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倒确实是,那个时候考前填报,很多人不敢报,现在考完报,一个不落下。另外,那个时候,只有重点和一般本科,毕业都是国家干部包分配,清北不比阜新矿院强多少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1 Pro Max」
--
FROM 27.190.63.*
我们那时候高中一般前二三十名都够清北的分数线,但敢报清华的只有最前面的那三四个人,因为一旦发挥不好掉档后果很严重,那时候基本没有复读一说,但是最后按成绩,你会发现很多够清华成绩的没上清华。高考分数有一定偶然性,有时题目又比较简单,没有区分度。那时学校甚至会劝同学不要报清华,但相反的是同样有些同学学校也一样会会执着的劝说同学报清华。我反而认为今天这种出分报志愿偶然性更大。
【 在 haohan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尽然,清北那时候地位是高,但是没那么断崖式领先,很多人够清北人家也不报,同层级有十个左右学校可以选择,反正都是国家干部没啥区别,现在是出分报,即使自己不想去,父母和学校也会逼着去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1 Pro Max」
--
FROM 27.190.63.*
对考清华的而言吧。我们那时候相对清华分数线没有能高出三四十分把握的基本不敢报。比如河北,清华落榜天大都上不了,因为是同一批次录取,只能去燕山大学了,风险就很大。而且基本没有复读的。应该也算是现在清华等学校想方设法自主招生的原因之一吧。
【 在 xfdai2004 的大作中提到: 】
: 出分后报志愿偶然性不大吧
: 总好过我们那个时候先志愿再高考再处出分吧
:
--
FROM 27.19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