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强基计划就是一个笑话,只是为了堵漏洞
【 在 lyto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普及组这些运算感觉一个函数就能搞定,难度太低了,是不是意义并不大,对于真正的编程训练?
我看了看“绿导师原谅你了”的公开讲座,现在计算机竞赛数学化了。如果目的只是掌握一些基本的变化,那2019到2023年的普及组就可以了。那就是目的是训练,建议从数学高联二试的组合和数论模块训练。这两个模块和小学奥数有一定的关联。但是即便不学小学奥数,有六到七年级的代数运算的一般基本知识,也可以开始学习。
--
FROM 58.31.21.*
【 在 lyto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普及组这些运算感觉一个函数就能搞定,难度太低了,是不是意义并不大,对于真正的编程训练?
我积分不够,不能在中学版发帖子。
所以暂时发在这里吧。
高联的数论或者组合模块是特殊的模块,和个体的领悟力有关。你去中学板块看看早培的家长讨论,就知道了。
--
FROM 58.31.21.*
【 在 USSRCCCP 的大作中提到: 】
: 南大招这么多人, 那为什么去年的强基, 舍不得给那几个信息学银牌学生校测满分呢?
: 信息学金牌都保送清北了. 银牌已经是985高校能招的最好的竞赛生.
信息学银牌和银牌之间的水平,差距很大的。如果没给满分的学生非江苏或者浙江生源,很好解释:弱省省队,甚至无法进入江苏和浙江的B类。高联知识储备也不如这两个省份的。
--
FROM 58.31.21.*
【 在 USSRCCCP 的大作中提到: 】
: 南大招这么多人, 那为什么去年的强基, 舍不得给那几个信息学银牌学生校测满分呢?
: 信息学金牌都保送清北了. 银牌已经是985高校能招的最好的竞赛生.
NOI2021为例,银牌,最高分和最低分之间,相差将近200分。实力差的挺多的。这个比赛江苏浙江,广东,湖南和其他省份之间的实力有极大断档。由于对每个省参赛人数有限制,上述省份在外省靠前的水平,可能都没资格参加国赛。参考乒乓球。
--
FROM 58.31.21.*
这个比赛,每年省队A类以外的选手们,各个经济大省,都有某些许地自主操作进国赛的选手的余地,是CCF不禁止的,当然最后也是大约集中在铜牌区域。上古时期,北京直接这么玩。可以查查2011年的国三。
省选分为:2021年的NOIP成绩和省选题目。一些弱省,Noip 2021,100多分就能进A类省队,这些水平也不高。在几个强省,B类靠后都很少出现这么低的分数。
总体地,去参加国赛的,也就是中强省的,A类和B类靠前的,竞争力相对稳定。剩下的算是玄学。
鉴于CCF如此瞎折腾不是一天两天了,这导致了NOI银的竞争力,远低于数学银。
另外,目前不知道,南大到底测了什么。南大这几年释放的信号是,信息学数学化。如果南大就是铁了心要这么搞,无论银牌铜牌,没双修过数学竞赛的,看造化吧。
【 在 USSRCCCP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说法不成立。NOI2022,铜牌一样有广东湖南江苏四川的。浙江男生最后一名也只比银牌线高二十多分,从这一点看,不存在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58.31.21.*
CCF本身选拔有时候骚操作,也使得高校自身对NOI的选拔功能有疑问。自己还会搞一套。
某年的APIO金,未拿到参与国赛的资格。同赛区的NOIP省一还是省二,反而拿到了国赛资格。
前者后来去了一个更好的高校。
如果你只是吃瓜,那就吃吃。
如果你已经入OI坑,慎重。从风险收益比上,这个比赛,确实没有数学竞赛稳定。
如果打算走破格强基,要考虑高校要把它数学化的风险。是不是就要参考一下高联成绩,甚至骚操作组合数学和数论,未知的。
【 在 USSRCCCP 的大作中提到: 】
:南大招这么多人, 那为什么去年的强基, 舍不得给那几个信息学银牌学生校测满分呢?:信息学金牌都保送清北了. 银牌已经是9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58.31.21.*
总体上,数信二选一,拼Noi银,其实用性有可能不如高联数学稳妥。高联一试做到几乎滴水不漏,对于多数人足够,并且可能训练。高联二试做得好,反而可能有能力竞争掉NOI银。因为NOI也在数学化。
【 在 thinkbaby 的大作中提到: 】
:去年有位南京某中学的NOI银,被南京大学拒了,我儿子还认识那个学生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58.31.21.*
这个排名的话,只论数论和组合的水平,放在高联数学二试里,竞争力确实有限。
【 在 thinkbaby 的大作中提到: 】
:目前来看,只是nju不太稳妥:那位南京小朋友noi排名100多一点点,离国集线40多分,实力还是达不到nju的要求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58.31.21.*
这个题目我不清楚。但你看中学版放的那个讨论,就是南大讲的,NOI整体趋势就是数学竞赛化。而且是二试化。
【 在 thinkbaby 的大作中提到: 】
:好吧,不知道去年南京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的面试题是考的高联数学二试吗?:这个专业的非破格考生笔试考题是否达到了高联二试难度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58.31.21.*
对于非破格,确实有可能是高联一试水平。需要准确。
【 在 thinkbaby 的大作中提到: 】
:好吧,不知道去年南京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的面试题是考的高联数学二试吗?:这个专业的非破格考生笔试考题是否达到了高联二试难度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58.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