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不要刻舟求剑
南北榜:古代按籍贯报考,高知们(进士们)退休后也基本要回老家,所以教育资源和做题家们还是出在原籍。
二十年前:二十年前高考的人,其父母基本没受过啥高等教育,各地也没经过大的人才筛选,所以智商和教育资源就全国来说还是平均的,人多人才就多这个道理是对的。
现在,经过多年高考筛选,但凡智力高一点的基本都进城了,越发达的城市接受高智商人才的比例越高,教育资源也越来越被发达地区和城市虹吸走,农村只剩下被筛剩下的,所以越发达城市的做题水平越高。农村只能靠少数基因突变的孩子维持少量的中选率了。
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热门方向,也导致不同学校在不同时期被捧的程度不同。
所以所有用多年以前的数据来论证现在的水平的,都属于刻舟求剑,包括拿九十年代录取分数线说事的,包括拿院士籍贯说事的,无论是论证地域水平还是论证学校水平。
--
FROM 123.117.114.*
我们训练模型也考虑时效性问题
不过定量来看也就还好的样子,没有到全盘否定的节奏
--
FROM 112.97.63.*
所以要分析变量啊,不分青红皂白不考虑时效性就是非那啥即那啥。
【 在 shanghuo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们训练模型也考虑时效性问题
: 不过定量来看也就还好的样子,没有到全盘否定的节奏
--
FROM 123.117.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