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 olefin 的大作中提到: 】
: 什么体制了,基础了,骂的表面上都很有道理,很解气
: 其实,根本没有抓到本质。
: 为什么说没有抓到本质,因为我只需要一句灵魂拷问:你愿意你娃不走高考路线,一门心思朝职业足球的路线走嘛?
: ...................
这种观点流行也有10多年了,貌似正确,其实很偏颇。因为如果按你这个分析,中国所有体育项目都不行,明明有高考路径,走体育路线如果被刷下去(大概率事件)那这个人基本废了。事实是中国有不少优势项目不缺苗子,体育生、艺术生也很多(这些人相当于选择了一条比普通高考困难很多的路线)。
中国足球上不去的原因是综合性的,单纯抓住一个经济根源(还是片面的)无济于事,至少我认为缺乏对足球的热爱这个原因的权重不会低于经济原因。因为大部分人也不是纯理性人,做决定时感情因素的权重也不低,如果真的有一大批人特别热爱足球,那么也可以选择为自己的梦想冒险走职业路线,或者至少是选择走高考路线的同时坚持足球训练看看有没有机会半路出家,实在出不了家,那也得做个足球教练之类。事实上这类真正热爱足球的人几乎就没有,但凡遇到选择的时候都会毫不犹豫放弃足球,直接导致了走足球职业道路的人大多数都是脑子不太灵读书不行的人,这帮人本来脑子不太好使就制约了发展,而且同样缺乏热爱导致片面追求金钱,这种大环境下足球水平能上去就怪了,等这帮人退役了当了教练,又把教练的平均业务水平和道德水准拉低了,恶性循环.......
目前这个状态下想提高中国足球水平,想从经济或者热爱上入手那是思路。还剩两条可行的路,一条大量归化,立竿见影;一条重回专业路线。前者短期效应,后者国家也不会投那个钱。
--
FROM 115.171.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