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分几个层面说:
1) 任何组织起来的群众性体育运动,不是真正的群众运动,因为没有热爱做基础,靠短时间内发动起来的注定是昙花一现。村超火不过三个月,和淄博烧烤一样;最终回归他本来的样子。贵州村超据说存在几十年了,有任何本地的孩子踢出来了吗,贵州当地的足球有任何进步吗,好像没有。这是他本来的样子。
2) 老说中国足球基础薄弱,踢球的人少。其实绝对人数肯定比很多很多足球成绩好的国家都多。但是青训的培养体制、竞赛体制、小学毕业就退役等等等等很多问题导致了目前的情况;把目前的踢球孩子培养成这个样子;再增加普及的人数,一样培养不好。
3)大家都喜欢把没解决的问题往普及、人数上推卸责任,把未来寄托到“根本不可能实现”或者“需要特别长时间才能实现”的幻想中,本质上是一种投降注意。这反而导致我们没有认真的去面对目前的问题,去解决问题。大目标或者最终形态是你说的那样,但是不能作为当前不作为、不努力去解决当前问题的借口。
4)最后,凭什么要投入资源对足球进行普及,强力发展群众足球运动?我是球迷,也希望足球发展好,也理解足球的魅力和好处。但是,足球就是个运动中的一种啊,凭什么投入这么多社会资源去做这个事情,合理性和公平性在哪里?凭什么?凭领导人的好恶吗?为什么不让大家去打排球,换个老大是不是要全社会打排球?资源是有限的、学生也是有限的。
【 在 Adaye 的大作中提到: 】
: 村超到底是什么原因火起来,或许广告效应或许炒作或许如何如何,不得而知,如楼上所说,暂且观望,但里面踢球的那些人,起码我看来,是真的在踢球,这就是好事儿,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还是星星之火昙花一现,不得而知,但是起码是有火苗了,这就好。
: 群众足球运动,可能有多种因素,如你所说的成绩效应球星效应也是其中的因素,或者有更宏观的政经文的因素,或许有更微观的场地因素,等等。然而我认为这些都不是根本,尤其是所谓的成绩效应因素,这个是归化最冠冕堂皇的理由了。不是根本,中国不会因为世界杯出线而掀起轰轰烈烈的爱国足球运动,也不会因为亚洲杯小组出局而浇灭了轰轰烈烈的爱国足球运动,都不会的,因为这不是根源,不是根本的矛盾。只是一个影响因素而已。
: 我认为的根源,是群众足球运动(包括少年儿童,包括学校乡村,包括工地街道,...)需要组织来促进,需要组织来规模化,也就是说,需要相关单位专门设立组织研究思考并组织如何开展群众性的足球运动这个课题这个项目。从而针对性的解决一系列问题,创造一系列条件,当然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 ...................
--
FROM 58.24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