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原创]少儿足球家长的一些感想
上周末区里比赛如愿拿下第一名,不甚欢喜,跟版友分享几点心得体会,想到什么写什么,大伙将就看。
1. 选苗子,2023年以前本地一直都是大班入学9月份选足球苗子,但是从去年开始,改为中班入学选苗子了,我家孩子就成了第一批中班就开始训练的孩子。
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还是内卷。教练选人的比例大概是20%,然后就是通知被选到的家长报名,其中大约有一半的家长会选择报名参加。
这里有个前提,就是孩子所在的幼儿园得是搞足球项目的,我们区40多所幼儿园一共有11个幼儿园搞足球项目。
如果幼儿园没有搞足球项目的话,俱乐部教练都进不了幼儿园的门,自然也就没有选苗子这档子事了。
幼儿园选苗子主要看力量、速度与反应快满,并不涉及到足球技巧,因此选的基本都是活泼好动跑得快的孩子。
2. 平时训练,中班的训练强度很低,就是按照俱乐部招生简章的一周一练,每次课2个多小时,寒假班单独有10次课,暑假班单独有20次课。
训练内容原则上是跟着俱乐部教学大纲走,实际上主要看教练的教学风格,差异不小。像我们队伍教练基本不在课上练基本功,让孩子们自己在家练基本功,
课上主要练习各种配合与对抗。有些教练课上练基本功多一些,从目前阶段来看,我们队伍教练的教学效果要更加好一些。
上了大班之后,训练强度会加大,我们目前是一周三练,除了基本功训练,配合与对抗训练之外,大班还加了战术训练。
3. 比赛,幼儿园阶段正式比赛(教育体育部门组织的比赛)就三次:区赛-市赛-省赛,区赛的前几名可以参加市赛,市赛的前几名可以参加省赛,成绩不好的队伍就只有区赛一次机会。
非正式比赛很多,比如暑假有邀请赛,区赛之前有选拔赛,区赛之后也有邀请赛,俱乐部也会组织一些友谊赛。整个幼儿园阶段,从组队到毕业,优秀的队伍大约要经历十次比赛。
竞技体育,成绩是王道,幼儿足球也不例外,优秀的队伍一旦进入良性循环比赛水平突飞猛进,会跟普通队伍迅速拉开档次(表现在比分上是一场比赛10个净胜球的差距)。
幼儿比赛队伍之间的差距很大,一周三练的强队可以吊打一周一练的队伍(一场比赛10个净胜球)。但同样是一周三练的队伍之间差距就比较小了,决定输赢的往往只有1个净胜球。
另外,正式比赛除了对抗赛之外,还有技能技巧的比赛,具体项目是颠球与定点射门,我们队伍小孩目前的平均水平是2分钟颠球170个,6米距离定点射门命中率大于95%。
4. 教练,如果说职业俱乐部球队的成绩教练因素占1/3的话少儿球队的成绩教练因素得占1/2,幼儿园队伍所有孩子都是从零起步,启蒙教练真的太重要了。
一个认真负责又懂足球的教练可以带出一批批爱踢球的孩子。当然,对孩子来说这个是可遇不可求的,运气很重要。太差的教练会被家长反复投诉影响俱乐部招生最终没有立足之地。
5. 场地,俱乐部一共有两处场地,我们去的场地有4个球场10个球门,可以满足4-5个队伍同时训练,俱乐部学员可以随时去训练,大部分情况下都有空闲场地。
我家小区离俱乐部场地有点远(3公里),所以我们平时去小区附近(1公里)的免费场地练球,是一个桥洞改的场地,2个球场4个球门,也是人造草坪的。
正式比赛场地通常是借用本地中小学足球场,非正式比赛就用俱乐部场地。
6. 天赋,按我们教练的说法,适合踢球的孩子不超过10%,按照20%的比例来大比例超额选拔苗子主要是为了俱乐部能多招收一些学员。也就是说,如果孩子在幼儿园选苗子阶段都没被选中的话,
基本上是不太可能适合踢球的。也有一些孩子要到小学阶段才会表现出足球天赋,小学阶段还有几次选拔机会(小学校队每年选拔一次),但是小学阶段的选拔要看足球技巧,
对于没有从小参加训练的孩子是很吃亏的。而且,小学因为办学规模大(相比幼儿园),一届学生大几百号人选拔十几个校队成员竞争是很激烈的,幼儿园阶段没有训练还能被小学选拔进校队的几率非常小。
我们这小学校队是一周三练,校队最大的好处是训练免费,所以很多校队孩子就不再参加俱乐部训练了。一些没能入选校队但是爱踢球的孩子会选择参加俱乐部训练。当然,最突出的肯定是那些两边都参加的,
周一到周五参加校队训练,周末参加俱乐部训练,但确实很少。以我们俱乐部为例,区里幼儿园队伍有6只队伍在我们俱乐部,到小学每个阶段就只剩2只队伍了(每个年级1只队伍)。
7. 费用,我们是三线城市,本地俱乐部的收费大概100出头一次课,寒暑假单独计费,一年交给俱乐部的训练费用不到1万块。教练加课收费没有统一标准,有些教练甚至不收费,
我们队伍的家长们为了让教练有积极性,同时也对教练有点约束力,共同商议了一个加课费,目前来看,多方都满意。然后就是参赛的费用,本地比赛费用很低,每次两三百的报名费,市外比赛费用高一些,
主要是路费与住宿,权当旅游了。其它就是一些装备的费用,足球、球衣、球鞋、护腿板这些。全算下来,一年1万多的总费用。
8. 受伤,这也是很多家长关心的问题,据我自己观察,小孩因为体重小、重心低,摔跤受伤的概率其实很低,而且现在的人造草坪缓冲效果很好并不怕摔跤。比赛对抗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磕碰受伤的情况,
这两年俱乐部学员最严重的一次受伤是头部缝了4针,孩子恢复得快,休息两天就继续来训练了。大部分教练教学过程中会阻止与纠正孩子的犯规动作,所以我没有遇见过恶意犯规造成的受伤情况。
虽然意外受伤的概率很小,但是所有参加正式比赛的孩子都强制购买保险,不然报名系统都没法报名。
9. 投入,这里的投入是指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幼儿阶段小孩的球技基本是跟训练时间成正比的,像我家孩子每周大约训练12-14个小时,平均每天接近2个小时,球技在俱乐部同龄的孩子里面属于中等偏上。
那些球技比我们家好的孩子都是训练强度更大的孩子。家长的时间投入必须保证,幼儿园与小学低年级都需要家长陪同训练,至少需要接送,所以会耗费家长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如果家长没法投入一定量的时间与精力陪同训练的话,小孩自然也就跟不上队伍的整体节奏,逐渐就被边缘化了。
10. 水平,我们本地搞青训不到十年,在有青训之前全靠小学自己教学练,区里都没有正式的足球比赛,区综合运动会足球项目前几名代表本区参加市里的比赛,结果可想而知了。2018年开始第一届区赛,
前几届区赛还是跟着区综合运动会一起搞的,后来引入了青训俱乐部,参加市里省里的比赛有了点成绩,区赛就单列出来搞了,这两年市赛省赛成绩都在进步,越来越卷,已经卷到幼儿园中班小朋友了。
现在我们本地队伍在面对杭州、上海的同龄强队的时候都是跃跃欲试的状态,放在十年前是不可想象的,我想这应该主要是青训的功劳。
11. 收获,无论对于孩子还是对于家长,最大的收获应该是快乐,尤其是强队的那些家长们,颇有点顶级豪门俱乐部老板的那种感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尽管过去二十年国家队一直在低水平层级挣扎不前,但其实咱们搞规模化青训也才不到十年,未来充满想象。
最后,贴一张上周比赛本地日报的新闻照。
--
FROM 122.238.148.*
赞!!!
【 在 ECUCod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上周末区里比赛如愿拿下第一名,不甚欢喜,跟版友分享几点心得体会,想到什么写什么,大伙将就看。
: 1. 选苗子,2023年以前本地一直都是大班入学9月份选足球苗子,但是从去年开始,改为中班入学选苗子了,我家孩子就成了第一批中班就开始训练的孩子。
: 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还是内卷。教练选人的比例大概是20%,然后就是通知被选到的家长报名,其中大约有一半的家长会选择报名参加。
: ...................
--
FROM 59.41.252.*
贴图没成功,再贴一次。
【 在 ECUCod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上周末区里比赛如愿拿下第一名,不甚欢喜,跟版友分享几点心得体会,想到什么写什么,大伙将就看。
: 1. 选苗子,2023年以前本地一直都是大班入学9月份选足球苗子,但是从去年开始,改为中班入学选苗子了,我家孩子就成了第一批中班就开始训练的孩子。
: 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还是内卷。教练选人的比例大概是20%,然后就是通知被选到的家长报名,其中大约有一半的家长会选择报名参加。
: ...................

--
FROM 122.238.148.*
12. 青训,大范围规模化青训是提升足球整体水平的正道,稍微懂一些球的人其实都知道这个道理。但是由于青训见效慢(十年起步),与考核指标(大赛成绩)关联度小,长期没有重视。
国内规模化青训是蔡振华任期内才开始搞,也得到了高层的支持,所以积累了一些成果,要是蔡一直管足球的话,今天中国足球的局面会比现在好得多,可惜没有如果。
好在这几年基层民间自组织的青训开始遍地开花,也得到了地方的支持,便民球场、校园足球队伍、青训俱乐部的数量都在增长,对于国内足球的未来,我个人还是持乐观态度。
【 在 ECUCod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上周末区里比赛如愿拿下第一名,不甚欢喜,跟版友分享几点心得体会,想到什么写什么,大伙将就看。
: 1. 选苗子,2023年以前本地一直都是大班入学9月份选足球苗子,但是从去年开始,改为中班入学选苗子了,我家孩子就成了第一批中班就开始训练的孩子。
: 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还是内卷。教练选人的比例大概是20%,然后就是通知被选到的家长报名,其中大约有一半的家长会选择报名参加。
: ...................
--
FROM 122.238.150.*
我们这里幼儿园和小学的足球青训搞得也挺好,但是到了初中就没什么孩子正经训练踢球了
【 在 ECUCod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上周末区里比赛如愿拿下第一名,不甚欢喜,跟版友分享几点心得体会,想到什么写什么,大伙将就看。
: 1. 选苗子,2023年以前本地一直都是大班入学9月份选足球苗子,但是从去年开始,改为中班入学选苗子了,我家孩子就成了第一批中班就开始训练的孩子。
: 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还是内卷。教练选人的比例大概是20%,然后就是通知被选到的家长报名,其中大约有一半的家长会选择报名参加。
: ...................
--
FROM 124.160.72.*
如何解决12岁退役问题
--
FROM 111.203.132.*
对,到了初中有升学压力,中学生踢球在很多家长眼里就是不务正业了。
【 在 ZhangJuZh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们这里幼儿园和小学的足球青训搞得也挺好,但是到了初中就没什么孩子正经训练踢球了
--
FROM 122.238.150.*
这个短期内无解,但是从长期来看,青训规模与水平上来之后国家队成绩也会上来,到时候会吸引大量的社会资源进入,青训体系规模进一步扩大,各级联赛水平进一步提高,慢慢就进入了良性循环。这个时候青训体系与联赛本身就可以解决大量的就业,再加上各种周边服务,球员的出路自然就多了。
短期内也不是没事可干,典型的比如各地重点高中与双一流大学应该扩招足球特长生。
【 在 drif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何解决12岁退役问题
--
FROM 122.238.150.*
【 在 ECUCoder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短期内无解,但是从长期来看,青训规模与水平上来之后国家队成绩也会上来,到时候会吸引大量的社会资源进入,青训体系规模进一步扩大,各级联赛水平进一步提高,慢慢就进入了良性循环。这个时候青训体系与联赛本身就可以解决大量的就业,再加上各种周边服务,球员的出路自然就多了。
: 短期内也不是没事可干,典型的比如各地重点高中与双一流大学应该扩招足球特长生。
:
家长自己踢过球吗?
--
FROM 124.64.225.*
大学别扩招了。
【 在 drif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何解决12岁退役问题
--
FROM 39.14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