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中国足球近十年所谓“急功近利”都是伪命题
急功近利说的为眼前利益牺牲长远利益。
足球的长远利益目前一般认为是两个:青训、联赛健康
20年前大骂足协急功近利的原因是:阎世铎为配合米卢飞行拉练,取消了联赛升降级,造成了联赛的混乱。
这十年有人骂足协急功近利的原因:主要是归化,其次是u23政策和所谓u23集训队(虽然现在骂的声量很小,主要是为了骂恒大),还有其他很小部分人骂的原因是里皮高薪。
除了u23政策,归化和里皮高薪对青训和联赛健康一毛钱的影响都没有,很多人是把联赛球队之间的利益之争扣上了大帽子,为骂而骂。
而u23政策,当时一堆人喊的是把留洋球员召回影响了前途,现在回头看以及当事人观点看,这个观点也很难站住脚。而这些球员的留洋,又是韦迪当年“急功近利”强征各家余粮送出去的。
我的观点:
市场化的足球就像一个企业,“急功近利”出国字号成绩提高销售业绩,和发展联赛和青训搞研发不是一对矛盾体非此即彼,而是并行不悖的互为促进的,苹果华为谷歌亚马逊小米,没有一个只研发不重视销售业绩的。对于中国足球,所有因素都要从是否有助于青训发展提高来看,近十年中国足球青训是在加速发展的,没有牺牲长远利益,所以所谓“急功近利”都是站不住脚的伪命题,最多也只能说说“既要又要”。
从中国足球职业化后到发展历程来看,对长远发展贡献度来看,联赛健康弱于青训和投资,也就是青训和投资是源头活水,长远发展的充分且必要条件,联赛健康只是必要条件之一,达到基线水平就行。
南勇谢亚龙主政足协期间,对联赛差不多是放羊式管理,联赛很“健康”。尤其南头,业内评价很懂专业,收的贿赂在李铁刘奕面前都是清贫般的表现,但是足球依然再走下坡路,甚至被认为是的黑暗最低点。
很多人口口声声要的“健康”,无非是欧美韩日足球稳定态,非要在中国足球找到一个近似的片段,只有体工大队时期了,而体工大队时期又出不了成绩。
球迷真的宁要“健康发展”,不看重国家队成绩吗?只有小学生才这么认为,看看董路十二强赛期间那个狗熊狼狈样。
--
FROM 223.104.41.*
两个问题:
1、我在讨论中国足球,你在说什么?
2、10年自我循环是哪里来的标准,中国足坛乃至世界足坛谁做到了?
【 在 futurehost 的大作中提到: 】
: 急功近利就是别看恒大用银行贷款堆起来的球队和青训, 10年都没达到自我循环,完全
: 需要巨额银行贷款去支撑,一旦行业周期到来,直接土崩瓦解,就留下一个烂摊子,再
: 给一个10年都无法恢复。 这叫急功近利
: ...................
--
FROM 111.197.238.*
逻辑很乱啊
你说的吃老本,指的是人才方面在吃体工队老本
论成绩,体工队时期,国字号在世界杯和奥运会两个重要指标赛事上有成绩吗?
【 在 FLYBBS 的大作中提到: 】
: 谁说体工队时期不出成绩?
: 现在都在吃那个时候的老本。
:
--
FROM 111.197.238.*
必然是出线啊,排名有什么意义?
人才方面你我没有分歧。
【 在 FLYBBS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排名还是出线?出线是因为名额多了,而不是排名上升了。
: 再说出现的主力也是体工队培养的人。
:
--
FROM 111.197.238.*
热潮是市场力量带来的促进,但解决不了原有的问题,因为很多问题是出在足球从业者身上的,也有缺乏监管的原因
01“超白金”大面积改年龄,有什么可说的
专业化青训与比赛 - 改年龄 VS 职业化青训 + 职业化联赛锻炼提高
哪个水平更高?前者?后者?
能看到的客观结果是:世界杯奥运会两个重要赛事成绩处于同一水平线
【 在 lvarez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实话,这个问题开始其实并突出。甚至职业化后,有一段热潮,国家队其实也有一定进步,高水平赛事参与也多了,先进理念,也接触见识了,球员潜力充分发挥方面有进步。职业联赛,真刀真枪,起码不再是之前经常被诟病的站着防守,走着进进攻了。人才方面,糙白金一代虽然是调侃,但其实现在看来真是不错的条件和潜力,连续两届(01阿根廷,05德国)世青赛正赛小组出线,也给人以希望。但当时清醒些,也能看出苗头,比如曲波世青赛冒尖时,他父亲就说,现在这种情况,曲波是不可能练出来的……
--
FROM 114.2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