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为啥没人留洋,就是因为水平不够!
日本是因为国内青训水平高。李明吃了一辈子足球饭,肯定比球迷懂,早早的把儿子送出去,国外练练再不济回国也能吃职业饭。你说的这几个,加上张玉宁,如果不出国,大概率都吃不了职业饭。
【 在 liuruof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出国早是好事,但关键关键还是自身水平
: 张修维16出国
: 张池明15出国
: ...................
--
FROM 115.53.116.*
小年龄大规模高淘汰率也是正常的。
多渠道多平台才是未来竞争力的基础。
【 在 oktay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出国早不算好事,没底子指着那边打底子就是做梦,在那边被当做普通一员,没有得到足够贴心的针对性训练和充分优质比赛锻炼,很容易半道就被分流淘汰成二三档和废品,尤其青年转成人时,这些也与亚洲人成长发育有关。
: 了解了解几年前韩国拉玛西亚三杰吧,以及现状
--
FROM 223.104.39.*
我认为是这样的
对于某一个小孩来说,送出去练比在国内练强。
但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想出好苗子需要巨大的训练基数,送出去一定是一种低基数的模式。
而足球青训本来就是高淘汰率的,梅西这批是拉玛西亚的巅峰,可是梅西16岁在拉玛西亚的队友仍然大部分是踢不了顶级联赛的,中位数大概西乙b。
所以不能看到送出去的孩子成材率也不高就否定送出去,其实留在国内成材率同样是不高的。
除了77辽小虎,89根宝等黄金一代有较大比例踢上了中超,从十二三岁算起的国内梯队成材率也是很低的。
当然,在中国能踢上中超的有些还踢不上西乙b,只能算低标准的成才。
【 在 yangkeham 的大作中提到: 】
: 日本是因为国内青训水平高。李明吃了一辈子足球饭,肯定比球迷懂,早早的把儿子送出去,国外练练再不济回国也能吃职业饭。你说的这几个,加上张玉宁,如果不出国,大概率都吃不了职业饭。
--
FROM 20.194.6.*
你说的对,国内和国外都是高淘汰率,而且肯定国内是大头,但是国外这条高水平青训途径要建立起来。
同样天赋的选手,国外训练水平肯定比国内高一些。
能送欧洲的就送,能送日韩的就送,能送南美的就送,但是国内要保证一个大基数,而且还要有上升渠道。
现在看,日本自己体系培养的青年选手水平也不错,但是日本的渠道更多。
韩国还能利用日本的体系。
这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中国足球不要成天盯着某一个环节的对错在那折腾,更不要走歪门邪道,道理都很简单,踏实干就完了。
足协就是不踏实干,某些球迷也是脑袋糊涂,总想着某一天发现中国足球落后的秘密,发现中国足球腾飞的法宝。
【 在 liuruofa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认为是这样的
:
: 对于某一个小孩来说,送出去练比在国内练强。
: ...................
--
FROM 123.118.12.*
基数大了可以多平台探索
从目前中日韩的青训案例来说,少年留洋现在还找不到更有说服力的案例。
中国:健力宝 VS 孙继海(其父贴身保姆教)、杨晨、zz
韩国:拉玛西亚三杰 VS 孙兴慜(也是其父贴身定制)
我的观点:
1、国外青训基数大,其模式第一是筛选,其次才是择优重点培养,其优势在于高水平高质量青年比赛,高阶意识和技战术必须高水平比赛,这些只有重点培养者才有机会打上。
2、打基础靠本国青训和球员自己,把打基础寄希望于国外就是和自己开玩笑,结局注定只有在筛选中被淘汰,半吊子。
3、青年到了更大年级18、9之后,高质量比赛才是关键,被选中成为重点培养对象VIP待遇很重要,这一关目前亚洲留洋没几个迈入。
类比留学:国内中小学乃至大学上出去 VS 中小学出去
【 在 Adaye 的大作中提到: 】
: 小年龄大规模高淘汰率也是正常的。
: 多渠道多平台才是未来竞争力的基础。
:
--
FROM 111.197.237.*
你说的我也同意,当然不能依靠国外的平台做青训,现在只能作为一个补充手段,将来增加这方面的比重,如此而已。
18岁如果打不上比赛真没必要出去了,找个地方打比赛就行。
【 在 oktay 的大作中提到: 】
: 基数大了可以多平台探索
: 从目前中日韩的青训案例来说,少年留洋现在还找不到更有说服力的案例。
: 中国:健力宝 VS 孙继海(其父贴身保姆教)、杨晨、zz
: ...................
--
FROM 123.1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