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哎,换个话题,给北京的同志们推荐下京东买菜
七鲜应该挺早了,我是疫情的时候看到有个线下的,全是那种包装好的菜,比一般市场贵20-30%,也有线上渠道
不知道所谓的京东买菜是不是背后就是七鲜
盒马我去的很少,有限的次数告诉我跟日常市场没法比,硬比的话,贵40-60%,现在啥样不清楚
【 在 zhenniub 的大作中提到: 】
: 京东搞了个七鲜,过年的时候去买过,和盒马差不多的东西,普遍都便宜10-20%以上,挺合算的。不过最近有去了一次感觉开始涨价了
--
FROM 1.119.149.*
确实如此,这些个搞生鲜的都有价格监控,基本上同涨同跌
但是也有例外,可能是小品类吧,印象深刻的是鲜百合
当时叮咚差不多9块吧,美团得22+,我也不知道为啥能差这么多,而且叮咚的品质远强于美团(单就鲜百合)
销量少的sku品控差异非常大,只能靠自己去试
【 在 frosen 的大作中提到: 】
: 鲈鱼12.9是统一价
: 几乎所有买菜app都这个价
: jd买菜价格品种都不算突出
: ...................
--
FROM 1.119.149.*
这个还挺重要的,买过好几个牌子的皮,品质差异超大
【 在 iamzzzz 的大作中提到: 】
: 还特意说了 混沌皮。
--
FROM 1.119.149.*
有些根茎类的叶子菜可以从南方产地买,冷藏能放一周,家里人多就更方便了
南方的叶子菜和北方不一样
【 在 suosuoyan 的大作中提到: 】
: 曾经买过很多次。
: 菜虽然新鲜但品质一般。叶子菜都是巨大的。比如菠菜,芹菜。
: 现在的价格也没啥优惠的。
--
FROM 1.119.149.*
盒马我去的很少,有限的几次,对我来说反正偏贵,我又不买有机,都是常见菜,那肯定是注重性价比咯
生鲜类也是类似的
只要咱别被套路就行
【 在 cbilancia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的品种便宜了非常多虽然可能只是少数,如一盒蘑菇才2.99,够可以了
: 盒马我不希望它倒,正如星巴克。多样化的存在对消费者才是最有利的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223.104.41.*
我丈母娘看不上北方的青菜
我春节过去,吃了不少,确实差距很大
为啥如此,可能和选育品种有关,水土也有关,一些骚操作也有关系
这些都不重要,也不需要去研究,有途径能改善,经济能支持,就行了
大佬们在郊区搞菜园子,有机直供
小佬们包菜地雇人打理
普通人直接买有机
我不太相信那些有机,就跟你一样直接卖南方菜了
南方菜也不一样
我在广西吃的那丝瓜是真的清甜,我买回来差很多,其他菜也有差距,不清楚是路途损失了风味还是其他原因,也比北京的强不少
北京的菜长得太壮了,没有风味
【 在 qdxh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每年这个时候要在网上买很多南方的菜
: 蚕豆、冬笋春笋、江苏的小菜苔、荠菜啥的
: 就只能买这一段时间,再暖和就不行了
: 那种小菜苔干干爽爽的买五斤,的确能放一周,确实会失水,但是泡一泡就支棱起来了
: 但是我参...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223.104.41.*
做供应链这块的挺多的,他们价格一致就拼服务,挺好的
【 在 piloot 的大作中提到: 】
: 价格监控是一方面
: 主要是进货渠道是一样的
: 所以价格可以一样
: 特别是进口(走私)进来的海鲜,就是那些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223.104.41.*
小动作还是挺多的
他们的商品入库的时候是有重量检测的,一般卖给我们的时候多一点不算钱,少一点退点钱
如果商品有坏的,去找客服还能沟通的,只是给差评之类的那没啥用
美团系虽然嘴上说为客户服务(他们办公电脑桌面就是这几个大字),他们的客服还算可以,至少能方便找到活人沟通,能否解决不一定
平台提供的货品是受到了供应商制约的,只能达到中等偏上的水平,那价位也是这样的
市场上的品质不稳定,全靠自己来鉴别,上了年纪的人比较信赖自己的眼光,不愿意网上买,主要是贵
【 在 piloot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看见拼服务的
: 只有盒马拼负服务
: 比如夏天,关门前30分钟先把空调关了
: ...................
--
FROM 1.119.149.*
送来的货上面写七鲜了没
【 在 evasion 的大作中提到: 】
: 京东生鲜的肉类非常不推荐,口感极差,口味也不好,买过一次做好了,家里人都说不行,就全扔了,再不买京东生鲜
:
--
FROM 1.119.149.*
我搜了下带图评论,是京百味
京东这摊子,又做到家平台
又做自营七鲜
还搞个京百味专做线上
他肯定还有供应链
真是有钱烧的
【 在 evasion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没有注意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223.1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