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追求攒钱肯定是没有问题的,过去收入差别小,双职工家庭的生活水平差别主要体现在要不要帮扶父母兄弟以及要不要攒钱,如果都不要,一个月55块钱的时候也能过得不错,都吃了就是了。
另外90年代中期已经需要花钱了,94年国企启动工资改革,工资一年比一年高,但同时紧随着的是分东西变少以及目测分房无法持续,不再是白菜都不用买的年代了。
孩子大一些的,大学开始收费,学费一年比一年涨一两百块钱,以及双职工的孩子上了大学,那一个月最少也要给一百来块钱,总不能自己在家隔三差五吃锅包肉,让孩子在学校舍不得吃两块钱的土豆炖牛肉。
至于小一些的孩子那都是独生,如珠如宝的,特长班流行起来了,钢琴总是要给孩子买一架,唱歌跳舞画画的一个班也从几十到几百。
再说了两口子上班,难道不给孩子准备未来打底的钱么,真让孩子明明父母都有正式工作却要结婚零花费么。
人的诉求从来都是向上的,挣多少钱都自有去处,没几个真那么潇洒说吃吃喝喝全花了的。
【 在 plf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我说的,你可能看错了。
: 90年代中期,普通国企单位员工到手300一个月,住房上学基本都不花钱,下个馆子两三个菜二十多块钱,天天吃可能不太行,但一周吃一两次没什么问题。小时候饭馆就是干炸肉段,锅包肉,青椒炒干豆腐,西红柿鸡蛋这些菜。
--
FROM 183.24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