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太同意这种逻辑哦,举个例子,怎么看待“每周为小迪庆做饭”这件事,
叙事模式1: 我每周付出了劳动,劳动是让人痛苦的,小迪庆应该感恩。
叙事模式2:我每周通过做饭这件事情,创造了一个和小迪庆独一无二互动的体验,哪些菜爱吃、哪些菜不爱吃、下次怎么调整。这件事本身给了我极大的快乐。
按照叙事模式1小迪庆欠我的,按照2小迪庆不欠我的。
你说的这些是模式1,
2是我的选择、比较符合我的认知。
【 在 outerman 的大作中提到: 】
:
: 嗨,你怎样对待自己父母,也自然希望孩子怎样对待你,可是看现在社会的价值观念以后未必能这样了。
:
: 其实父母养育儿女,还是付出了很多的辛劳的,要求子女孝顺,即使按照等价付出得到的原理,也不为过。古时候儒家观念做的就比较好,大家族里面晚辈对长辈晨昏定省,固然从现代观念来说,是一种约束,但是既然在社会上都不得不受到老板的约束,反而对真正养育自己的人不可以受到道德和良知的约束吗?
: --
:
--
修改:zhuxiaozhu FROM 210.22.150.*
FROM 117.14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