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社区手机版
首页
|版面-家庭生活(FamilyLife)|
新版wap站已上线
返回
1/1
|
转到
主题:祭祖活动复苏是汉民族传统文化复兴的反映
楼主
|
firebird2010
|
2025-11-24 18:35:57
|
只看此ID
汉民族历来就有追思祖先、饮水思源的民族文化传统。
周朝周公旦制定礼仪后,祭祀成了 "国家大事",共分五类,最重要的是 "吉礼"(敬神祭祖)。家庭中祭祖分四季,春天叫 "祠"、夏天叫 "礿",祭品用牛羊猪(太牢)。
到春秋战国时期,《左传.成公十三年》里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意思是“对国家来说,最重要的二件大事就是祭祀祖先和进行战争。”
到汉代,成书于西汉时期的《礼记》中有专门的《祭义》篇,其中说到“是故君子合诸天道,春禘秋尝。”意思是“所以君子按照天的运行规律,春天举行禘祭,秋天举行尝祭。”。《祭义》又说到“君子生则敬养,死则敬享,思终身弗辱也。”,意思是“君子对于父母,在他们活着时要尽心奉养,在他们去世后要虔诚祭享,终身牢记不做有辱父母的事。”
到唐宋时期,汉族经济和文化发展到了一个历史高峰,祭祀习俗也趋于完备。《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了北宋末年东京汴梁的日常生活,其中详细记载了当时的节日和祭祀习俗,基本已与后世的祭祀习俗没有区别。其中,与祭祖相关的节日有“寒食节”、“清明节(寒食节后三日)”“七月十五中元节”、“十月一日送寒衣”、“十一月冬至”。
明代是汉族统治的最后一个王朝,祭祀习俗在继承唐宋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至极为完备。朱熹所著《家礼》一书的《祭礼》篇中对普通百姓的祭祖方式进行了详尽规范,在元明时期广泛被汉族人民所接受。《祭礼》中记载的祭祖活动包括:四时祭、祭初祖、祭先祖、祭祢、忌日祭、墓祭等等。
对于寻常百姓家庭进行祭祖活动的具体地点和方式,各个历史时期也各有不同。早期的祭祀活动主要由皇家和贵族进行,平民百姓的祭祀活动鲜见记载。到唐朝时,民间的祭祀活动变成了一种普遍现象。到宋朝时,祭祀祖先已经成为全民进行的一项重要日常活动。例如朱熹的《家礼》一书中就规定了庄严繁复的祭礼,主要在祠堂或者墓地进行,有一整套完整、严密的礼仪制度。南宋时期因为北方和中原地区沦陷于金人之手,大量的宋朝民众不得不南渡长江以躲避战乱。这些南迁移民因为远离祠堂和祖坟,不得不采用变通的方式来祭祖。比如宋朝庄季裕《鸡肋篇》卷上记载:“寒食上冢,亦不设香火。纸钱挂于茔树。其去乡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于空中,谓之掰钱。”。其中的“望祭”,就是背井离乡、无法回乡的人登山遥望故乡,把纸或布撕碎撒向空中进行祭奠。可以看到在唐宋以前的祭奠活动中,特别是在寒食季进行的祭奠活动中,因为寒食节不能动火,纸或布帛是不用焚烧的。
但是寒食节后三天紧接是清明节,而这一天民间原本有举新火的习俗,很多寒食节未进行祭祖的人会在清明节这天祭祖,同时进行举新火仪式,所以唐朝以后民间逐渐就出现了清明节烧纸钱进行祭祖的习俗。在中唐诗人王建的《寒食行》中就写道:“三日无火烧纸钱,纸钱那得到黄泉。但看垄上无新土,此中白骨应无主。”。王建在寒食节后看到墓地上没有添新土、纸钱没有烧掉,他就想到这些纸钱不能到死者的手中,而墓中人在世上应该没有家人了。可见,到唐朝时民间已经形成了纸钱应当烧掉的观念。到宋朝祭祖烧纸钱已经为大众普遍接受的习俗。比如宋 ·林尚仁《吊友人墓》就写到:“树阴云影暗空山,铭石虽存不忍看。烧罢纸钱灰未冷,落花啼鴂雨声寒。”。南宋时期,南迁移民因为无法回故乡扫描祭祖,开始出现“烧纸钱于路衢”的“灰祭”习俗,用以弥补背井离乡、远离故土的遗憾和对祖先的怀念。
到现代特别是最近二十年,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民间的各种祭祖活动开始复兴,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民在物质生活层面的富足后,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祭祖作为汉族人民怀念先人、寄托哀思的一项重要活动,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日常生活中。同时带来的一些争议和影响,也应当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而不应简单地进行肯定或者否定。
--
修改:firebird2010 FROM 1.202.126.*
FROM 115.171.85.*
1楼
|
kelly08
|
2025-11-24 19:14:43
|
只看此ID
以前人生活太无聊了,没啥别的事干,搞点形式主义让草民有点事干,封建迷信也是信仰啊,不然不好忽悠。
※ 修改:·kelly08 于 Nov 24 19:15:58 2025 修改本文·[FROM: 117.129.69.*]
※ 来源:·
https://exp.mysmth.net
·[FROM: 117.129.69.*]
修改:kelly08 FROM 117.129.69.*
FROM 117.129.69.*
2楼
|
xpang
|
2025-11-24 19:17:25
|
只看此ID
re
汉族已经快被糟蹋地不剩啥了
【 在 firebird2010 的大作中提到: 】
: 汉民族历来就有追思祖先、饮水思源的民族文化传统。
: 周朝周公旦制定礼仪后,祭祀成了 "国家大事",共分五类,最重要的是 "吉礼"(敬神祭祖)。家庭中祭祖分四季,春天叫 "祠"、夏天叫 "礿",祭品用牛羊猪(太牢)。
: 到春秋战国时期,《左传.成公十三年》里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意思是“对国家来说,最重要的二件大事就是祭祀祖先和进行战争。”
: ...................
--
FROM 222.129.6.*
3楼
|
defeatyou
|
2025-11-24 19:19:44
|
只看此ID
别瞎说
国家法定假日都是汉人的
伊犁河都赛龙舟了
【 在 xp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re
: 汉族已经快被糟蹋地不剩啥了
--
FROM 183.241.154.123
1/1
|
转到
选择讨论区
首页
|
分区
|
热推
BYR-Team
©
2010.
KBS Dev-Team
©
2011
登录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