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 sfowerhjsfo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仔细研究了视频。这起事件,既没有像一些支持郑的人想象的那样,也没有像一些喷郑智化的人想象的那样简单。如果仔细看视频就会发现,整个过程郑智化是被迫自主挣扎站立进仓。机场工作人员确实伸手了给予了帮助,但这些仅仅是最低限度的预防郑摔倒的举动。不服的可以自己仔细研究看视频。而机舱空乘全程几乎没有伸手,就是最后人已进舱,才职业性地假惺惺地伸了一下手。视频画面只是表象,工作人员的动作才能反映他们真实的想法,只有当事人才能感受到其中的屈辱。
: 这背后涉及到一个核心的问题 :责任划分。——郑的“屈辱感”正是在他刚好处于跨过责任划分线时,造成的。
: 机场工作人员和机舱工作人员,双方的责任,有一条线,那就是飞机舱门。如果在飞机舱门内,发生问题那属于机舱工作人员的责任范围。如果在机舱舱门外的梯子上,那属于机场工作人员的责任范围。人无法变成一条线,进舱是一个过程,人身体一部分在外边,一部分已经进舱,这个过渡阶段就是双方扯皮推诿的地带。因为,一旦发生问题,定责就是按线划分,所以他们都不会在这个地方往自己身上揽事儿。机场工作人员似乎更有一点儿责任心,因为他帮助郑时自己的手已经无意识地伸进了舱门;而机舱空乘则要精明得多,她们只是看着他进舱,空乘的手并没有第一时间主动伸出接人,更没有伸出舱门外。她们也只是在郑走进了飞机,象征性地伸出了手。你们放心,她绝对没有用比拿一包纸巾更大的力。她们为什么没有在郑艰难地试图从轮椅上站起来时,职业性地笑着去把他拉起来呢?——显然,她们精致的自私就像她们每天化妆那么精心,她们是不会这么做的。再看机场工作人员,他们主要地协助了郑站起来进舱,甚至胳膊都不小心伸进了舱内,但是他们一直待在梯子上,没有走进机舱把郑扶到座位上。——不能苛求他们这样做,因为“越界了”。
: ...................

--
FROM 112.9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