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80年以前每家每户基本是2-3个孩子,1-2个极少
那时候高中普及率都低,现在这样的想法,也养得起
【 在 slpsh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时老百姓也都没吆喝养不起孩子
: 孩子都散养
--
FROM 183.195.16.*
别抖机灵了,我说的是高中,你说中学,有意思么
【 在 bocaj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囯中学生在校人数顶峰是70年代,后从未超越。
--
FROM 183.195.16.*
农村应届升高中约50%,绝对是胡扯,高中都不可能有这么多校舍,拿出数据来,别只是靠嘴说
【 在 bocaj 的大作中提到: 】
: 1973年-1977年,城镇初中毕业生全部可免试上高中。农村应届初中毕业生能够上高中的比例约50%。城市不安排工作,农村工分要到16岁才可以给,18岁以下也不太合算,只有成人三四成。当时五年制。初中毕业只有15岁。为什么70年代是中学在校人数顶峰是有原因的,当然初中更明显。
--
FROM 183.195.16.*
是你说农村有50%啊,我沿海发达地区的表示根本不可能
【 在 bocaj 的大作中提到: 】
: 各地差异大而已。现在很多城市都没有50%呢。高中当时是推荐入学”制度,无统一考试,升学数据难以精确统计?。
--
FROM 183.195.16.*
所以只是你老家的标准,你并没有全国数据,我老家还远低于50%呢,肯定比现在高中入学率差远了
【 在 bocaj 的大作中提到: 】
: 又不是适龄人口,小学入学率义务教育前也就9成左右,按上到初三的算。而且,我老家的例子,70年代上中学年龄段,高中比例比80年代的高的多,远超5成。生产队解散,高考又很难录取,初中只要不是成绩太好的,基本都去帮家里挣钱了,女的更是早早要结婚。70年代反而很少早结婚的。
--
FROM 183.19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