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从儿童角度看我们比同时期的父辈活得更累
那是因为小时候你的父母没有特别呵护你,但是你选择主动对你的娃如珠如宝。
以及因为过去大家都不富裕,于是就都踏踏实实的,做本分人,挣固定钱,没啥觊觎额外的压力。
但是现在的人都想能比别人多挣点,至少是不能比别人少,自是得兢兢业业,甚至卷上加卷。
其实世世代代谁活的都不容易,好些人只是不知道自己小时候父母有多累,就像中国双休、物质供应走向丰富、家电广义普及等等的,也就二十来年,普通百姓芸芸众生的,每代人有每代人的辛苦。
【 在 dfsusb 的大作中提到: 】
: 小地婧最近多次表示羡慕姥姥的退休生活,我问她羡慕爸爸妈妈的上班生活不,她说不羡慕。我突然意识到,这跟我们小时候的想法完全不一样。
: 我小时候,羡慕父母,他们上班不用早起,也不用打卡,偶尔晚一点没事。他们基本不用加班,下班回家干完家务就可以看电视了,也没有家庭作业。而我们要早起上学,尤其冬天,天黑着就自己起床穿好衣服出门了,到学校还得自己生炉子。放学后要写作业,写完作业基本就该睡觉了。
: 由于我家老人走得早,我没有和老人一起生活过,于是问地婆小时候是更羡慕父母还是姥姥姥爷,答案也是更羡慕父母。那个时候的老人普遍没有现在的退休人员身体好,退休了就给人感觉很老了,也没啥业余生活,大部分也没什么钱。
: ...................
--
FROM 183.241.204.*
如果我们只是想过当年那种够吃够喝年底加件新衣裳的有个地方住着出门有辆公交坐坐,大多数人无需匆匆忙忙,那为什么不行呢,不就是谁都想多要点么。比如有孩子的人,还能让孩子自己爱吃不吃爱学不学不。比如有工作的人,还能大家是一样的人有人挣两万自己只有五千不。
【 在 dfsusb 的大作中提到: 】
: 从物质的角度,所有人都比那个时代幸福,这个不用讨论。
: 但是从人们的生活状态还是有差别的。用当下流行的话,那个时候是从从容容,即使算不上游刃有余。现在是匆匆忙忙,即使不算连滚带爬。
:
--
FROM 183.241.204.*
也可能他们体质好?就上一代人好些人小时候劳累过,锻炼出来了,能吃饱的人吃的很绿色,拿现在说叫常年纯有机加粗粮,非常健康,比如很多人出来前吃了二十年地瓜加地瓜叶,过去的地瓜不是现在的地瓜,现在的啥都变了种了。
还有就是没准他们比我们有希望,我娘说年轻时候前半夜没睡过觉,年轻时候下了班还得集中读报纸,大家轮流读,等回了家有干不完的活,礼拜天更是没有躺着的时候,但没觉得有多累,看看孩子还挺高兴,我现在每天都没精打采的,可没意思了,动不动还怪累的。
以及,最重要的,是不是用电脑伤身啊,上班看一天屏幕累的不行,回家看手机更累了。
【 在 shixiangyun 的大作中提到: 】
: 小时候父母一周只休息一天,而且那会儿还早上八点上班。怎么感觉好像父母下班以后还有的轻松。
: 我们现在早上九点上班,但是一回家就只想躺着。
--
FROM 183.241.204.*
不追求攒钱肯定是没有问题的,过去收入差别小,双职工家庭的生活水平差别主要体现在要不要帮扶父母兄弟以及要不要攒钱,如果都不要,一个月55块钱的时候也能过得不错,都吃了就是了。
另外90年代中期已经需要花钱了,94年国企启动工资改革,工资一年比一年高,但同时紧随着的是分东西变少以及目测分房无法持续,不再是白菜都不用买的年代了。
孩子大一些的,大学开始收费,学费一年比一年涨一两百块钱,以及双职工的孩子上了大学,那一个月最少也要给一百来块钱,总不能自己在家隔三差五吃锅包肉,让孩子在学校舍不得吃两块钱的土豆炖牛肉。
至于小一些的孩子那都是独生,如珠如宝的,特长班流行起来了,钢琴总是要给孩子买一架,唱歌跳舞画画的一个班也从几十到几百。
再说了两口子上班,难道不给孩子准备未来打底的钱么,真让孩子明明父母都有正式工作却要结婚零花费么。
人的诉求从来都是向上的,挣多少钱都自有去处,没几个真那么潇洒说吃吃喝喝全花了的。
【 在 plf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我说的,你可能看错了。
: 90年代中期,普通国企单位员工到手300一个月,住房上学基本都不花钱,下个馆子两三个菜二十多块钱,天天吃可能不太行,但一周吃一两次没什么问题。小时候饭馆就是干炸肉段,锅包肉,青椒炒干豆腐,西红柿鸡蛋这些菜。
--
FROM 183.241.204.*
对,年轻人啥都不想的也好些是因为有父母打底,九十年代中期早已有了万里挑一的婚嫁俗语,当时自己装台还不错的电脑要万把块钱,大钱上这里一万那里一万的,几百块的工资要攒多久才能攒出来一万。小钱上那更是举目可以皆见花销,买套玉兰油几百块,买件重磅真丝衬衫几百块,马路上出租车招手即停。年轻人的啥都不想那都是双职工父母给撑起来的,从几十挣到几百再到上千一路撑下去,为了让孩子甭管啥时候都是该有的能够有,更是无需赡养父母帮扶弟妹,孩子自是过的舒适,祖祖辈辈谁都是站在父母肩头,打底的那个人历来是最辛苦的,谁累谁知道,并不是父母不说累那就是不累。
【 在 zzw2010 的大作中提到: 】
: 攒钱目的还有添大件,比如买个电器买个家具什么的;赡养老人,很多上一辈都不是双职工,吃饭看病都需要子女支持,普通人家哪有啥都不想,全都吃喝把钱花了的啊,不想事的单身小年轻可能多一些,有孩子的普通家庭都不会
:
--
FROM 183.24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