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对独生子女最大的考验其实不是养老
【 在 vv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东西从来没有绝对公平,只能追求大家都不计较,计较起来怎么都能打起来。
: 我有个同事说他老婆家姐妹仨人,姐儿仨一个差两岁,俩姐都二十来岁早早结婚了,当时娘家妈一个闺女给了二十万贴补她们买房子,说也有小闺女的二十万,结果不成想小闺女迟迟不嫁一来二去的三十大几了才结了婚,十几年里眼瞅着房价咔咔涨上去了,小闺女又在北京,二十万实在不能当钱,娘家妈翻了翻口袋掏出来六十万。结果大家都不满意,俩大闺女说给的太多了不公平,小闺女说给的太少了不公平,一头拿数字说事,一头拿购买力举例,都觉得自己亏,丈母娘两头得罪闺女。
:
【一头拿数字说事,一头拿购买力举例,都觉得自己亏】
这次vv详细举例说明,婚房首付的考验性
--
FROM 111.192.78.*
【 在 iKC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时就该在本地一起买
: 至于老小后面要在外地定居
: 那就再把给她的那份卖了置换
: ...................
这个母亲能说,主观不想端平? 但客观上就是谁都不满意
--
FROM 111.192.78.*
看买多大的啊
不要追求一步到位就行
况且一步到位了
人也没动力了
我认为给置办下一室一厅即可
后面结婚生子需要置换再折腾
【 在 Hxy001 的大作中提到: 】
:
: 1.【相隔可能只有1年,房价就会有很大波动】
:
: 可能你的经历里,印象不是很深刻,这种变化的影响
:
: 2.【同时买同样大的房子】
:
: 这个想法很正确,但是同面对,落实起来难度大,
:
: 特别是北京的房子,可能就需要【两边】父母来支持,才能凑出房子首付,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DCO-AL00」
--
FROM 115.171.62.*
【 在 iKC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买多大的啊
: 不要追求一步到位就行
: 况且一步到位了
: ...................
【给置办下一室一厅即可】
这就又回到,老大接受度,
而且就是这种一室一厅,老儿结婚的时候,涨个30%的数量...也需要新补充资金数量,这不还是有差异
--
FROM 111.192.78.*
这里面其实有个问题在于
不要把自我选择的差异性导致需求的不同
要求父母提供相同的待遇
父母能做到的就是同时提供相同的待遇
剩下的都是孩子的自我造化
【 在 Hxy001 的大作中提到: 】
:
: 这个母亲能说,主观不想端平? 但客观上就是谁都不满意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DCO-AL00」
--
FROM 115.171.62.*
你没明白么
后面不给补充
靠孩子自身的能力了
没能力就不要买大房子
【 在 Hxy001 的大作中提到: 】
:
: 【给置办下一室一厅即可】
:
: 这就又回到,老大接受度,
:
: 而且就是这种一室一厅,老儿结婚的时候,涨个30%的数量...也需要新补充资金数量,这不还是有差异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DCO-AL00」
--
FROM 115.171.62.*
【 在 iKC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里面其实有个问题在于
: 不要把自我选择的差异性导致需求的不同
: 要求父母提供相同的待遇
: ...................
上面理念很正确
但孩子感受:还是父母有偏心,安排子女不公平
上面就说过,各方面对一碗水端平,本身理解就不同
--
FROM 111.192.78.*
所以家庭成员要常沟通
确保理念一致
如果做到这份上
孩子还说不公平
那我就该认为是我没教育好了
【 在 Hxy001 的大作中提到: 】
:
: 上面理念很正确
:
: 但孩子感受:还是父母有偏心,安排子女不公平
:
: 上面就说过,各方面对一碗水端平,本身理解就不同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DCO-AL00」
--
FROM 115.171.62.*
那是不可能的,父母发送闺女的出发点从来不是为了公平给付,而是为了贴补闺女婚后生活,否则就是本末倒置了。
【 在 iKC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时就该在本地一起买
: 至于老小后面要在外地定居
: 那就再把给她的那份卖了置换
: ...................
--
FROM 120.245.122.*
【 在 iKC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没明白么
: 后面不给补充
: 靠孩子自身的能力了
: ...................
【后面不给补充 靠孩子自身的能力】
这个想法初衷可以,但是可能造成非常闹心后果:
老二,也许因为首付少10万,就想自己再攒攒,或者等等房价会降,而没有立即买房
后面房价变化幅度更大,结婚小两口没有房住...注意,就差10万缺口,原本娘家可以补上一部分
--
FROM 111.19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