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对独生子女最大的考验其实不是养老
这里面其实有个问题在于
不要把自我选择的差异性导致需求的不同
要求父母提供相同的待遇
父母能做到的就是同时提供相同的待遇
剩下的都是孩子的自我造化
【 在 Hxy001 的大作中提到: 】
:
: 这个母亲能说,主观不想端平? 但客观上就是谁都不满意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DCO-AL00」
--
FROM 115.171.62.*
你没明白么
后面不给补充
靠孩子自身的能力了
没能力就不要买大房子
【 在 Hxy001 的大作中提到: 】
:
: 【给置办下一室一厅即可】
:
: 这就又回到,老大接受度,
:
: 而且就是这种一室一厅,老儿结婚的时候,涨个30%的数量...也需要新补充资金数量,这不还是有差异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DCO-AL00」
--
FROM 115.171.62.*
所以家庭成员要常沟通
确保理念一致
如果做到这份上
孩子还说不公平
那我就该认为是我没教育好了
【 在 Hxy001 的大作中提到: 】
:
: 上面理念很正确
:
: 但孩子感受:还是父母有偏心,安排子女不公平
:
: 上面就说过,各方面对一碗水端平,本身理解就不同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DCO-AL00」
--
FROM 115.171.62.*
你看出发点就不是为了公平
那导致的后果自然会有人认为不公平
【 在 vv 的大作中提到: 】
:
: 那是不可能的,父母发送闺女的出发点从来不是为了公平给付,而是为了贴补闺女婚后生活,否则就是本末倒置了。
: --
: 露露不会游泳、不会飞,她的鸭子也是。
: 露露带着小鸭子,天天到池塘边看别人怎么游泳、怎么飞,
:
: -----------日子一样很快乐。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DCO-AL00」
--
FROM 115.171.62.*
你看
这就是个人选择的问题了
不是父母的问题了
世上没有如果
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自己的择偶对象经济条件
自己买房的地理位置、大小和时机
都是自己的事情
不要往父母身上推
【 在 Hxy001 的大作中提到: 】
:
: 【后面不给补充 靠孩子自身的能力】
:
: 这个想法初衷可以,但是可能造成非常闹心后果:
:
: 老二,也许因为首付少10万,就想自己再攒攒,或者等等房价会降,而没有立即买房
:
: 后面房价变化幅度更大,结婚小两口没有房住...注意,就差10万缺口,原本娘家可以补上一部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DCO-AL00」
--
FROM 115.171.62.*
嗯,所以我说当时就都买了
后面自我选择的不同再导致的差异
那就得自己承担了
【 在 vv 的大作中提到: 】
:
: 能叽歪起来的原本就都是孩子没教育好的,较真说毕竟是父母白给的,按说要饭吃不带还挑三拣四嫌弃凉的。
:
: 但是情感上说大方人确实不咋多,不大方就会想多吃多占,就会盯着别人碗里的东西,可是多吃多占看别人碗这种行为上不了台面,于是就拿公平说事,这时候各种依据就视需求出现了,比如数字和购买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DCO-AL00」
--
FROM 115.171.62.*
上班又不是家庭
如果生小孩的出发点不是公平
那还是别多胎了
真的,孩子可怜
【 在 vv 的大作中提到: 】
:
: 那谁会过日子是为了公平呢,不可能的。就算上班,领导也不可能将公平置于首位,只会平衡兼顾。
: --
: 露露不会游泳、不会飞,她的鸭子也是。
: 露露带着小鸭子,天天到池塘边看别人怎么游泳、怎么飞,
:
: -----------日子一样很快乐。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DCO-AL00」
--
FROM 115.171.62.*
这个问题我设想过
首先尽量都不要
其次如果不得不收
那么每人给的放在不同的银行卡里
父母的花销按所给的比例扣除
百年之后,孩子给过的返还回去
自己留下的平分
【 在 gracie 的大作中提到: 】
:
: 多子女家庭,其实小时候父母再偏心也差不了太多,关键是长大以后,各自有小家,父母想端平很难。
: 比如一个年薪百万的孩子,每年给父母10万红包钱,另一个年薪20-30万的孩子每年给父母1万的红包钱。
: 父母怎么一碗水端平?都不给还好,要是平均每家给5万回去,就成了补贴穷孩子了。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DCO-AL00」
--
FROM 115.171.62.*
房价很多是跟地理位置,大小和时机有关联的
我说了好多回,父母同时提供相同的房子
后续选择不同导致的房价不同
那是自我承担了
比如vv提供的那个例子
当年同时提供20w
老小在当地买了房
后面在北京再买房的时候
本地的房子卖了所得的钱
就是娘家给的补贴
这笔钱不管比60w多还是少
也没人能说道
【 在 Hxy001 的大作中提到: 】
:
: 自己买房的地理位置、大小和时机;都是自己的(婚姻)事情----这个描述有道理
:
: 但买房时候的房价,这就不是自己能预判;
:
: 家长参与程度就和vv说一样:购买力和金额两个角度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DCO-AL00」
--
FROM 115.171.62.*
等自己在外地再买的时候卖了本地的
所得的钱去外地买
对,就是为了公平而给予
为了给予就没有公平可言
因为会有很多差异
总会有人不满
不在本地买
也没有你说的那些限制问题
【 在 vv 的大作中提到: 】
:
: 那就是一说,你看比如人从大山里跑出来读书就业过日子的,谁会八字没一撇的甭管怎么着的就因为哥哥姐姐结婚了,于是立马扎堆在娘家大山或者跟着哥哥姐姐在定居地买个房呢,图什么啊,就为了体现父母的公平给予么,那岂不是就成了是为了公平而考虑给予而不是为了给予而考虑公平的本末倒置,更不用说某些情况还会涉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DCO-AL00」
--
FROM 115.17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