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我是姐弟家庭的老大,至今走不出父母重男轻女的阴影
不是高级知识分子,我爸是在某个数一数二的垄断行业工作,所以退休金非常高。而他能进这个单位,是因为解放初期招考,我爷爷考进去的,后来爷爷退休,那时候的制度是,退休一个人,他的子女就可以顶岗进来一个,我爸就这么进了我爷爷单位。
我弟能考211,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是我辅导的。从他小学一年级入学,一直到高考结束,他每一天学的知识点,我都是掰开了揉碎了给他讲,而且会把课堂知识给他相应的拓展出去。我在辅导功课这方面,确实是一把好手。
【 在 lyto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可思议!!
: 一般农村文盲都不会像你写的这么严重的重男轻女,最多可能偏爱一点点,或者比如说给儿子多帮衬。
: 你父母能培养出一个清北,一个211,那个年代绝对牛了。而且有高额退休金,说明是高级知识分子,怎么可能这样??
: ...................
--
FROM 220.191.253.*
干嘛找理由呀,直接告诉他原因不就行了,以后红包也不用给了,他们又不是没钱养老。
从我的跟父母相处的经验来说,有些原则问题直接告诉他们你的底线,凭啥委屈自己忍者,即使是父母也不行,他们不清醒,就帮他们清醒。人跟人直接,无论何种关系,都会欺软怕硬。
虽然我家没有重男轻女的问题,但是我老娘有些迷信,所以有些事有些苗头我直接就发飙,他们现在也没啥讲究了。
【 在 q25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敢反驳,我爸一米八的身高,他会动手打我。所以我现在减少了跟父母的联系,只打电话和给红包,但是我人不回去见他们(找各种理由不回去,比如加班,或者下班后还得带孩子太忙)。
:
--
FROM 123.113.102.*
抱抱,对自己好一些,远离他们~
--
FROM 114.255.230.*
孩子连个压岁钱都没,你也啥红包都不要发,留着自己养老吧
--
FROM 114.255.230.*
我不是怕,是他真的打我啊,我爸喝醉酒打我妈、打我,都是家常便饭。所以我现在的策略就是躲着,我尽量不回去。
【 在 zeus2615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还没有脱离父母成为一个独立的人,以至于不想回去还需要找借口,还怕你爸打你。
: 【 在 q25 的大作中提到: 】
: :......
: ...................
--
FROM 220.191.253.*
【 在 q25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和弟弟差5岁。
: 我其实不清楚自己是怎么被父母洗脑的。从我有记忆时起,我就知道要把我手头有的最好的东西都给弟弟,而且不能跟弟弟争任何事情,我认为这都是理所当然的,他高兴,我就高兴,把我的东西给他,是我最大的成就感。那个时候的我,意识不到重男轻女,更不会因为重男轻女而不快乐。
: 上学那会儿我一直是学霸,我把我弟从小学一年级,一直辅导到高考。我上大学离开家,也每天打电话给他讲题,一打就打一两个小时,电话费就非常高。父母不给或者只给很少的生活费(我学习好,有奖学金),扣掉电话费之后,有一段时间我只能吃馒头配豆腐乳,有一次跟父母提起过我吃啥,父母也丝毫没反应。
: ...................
文笔真的不错,有条有理,标点都很规范,比如第一长段的标点,堪称水木帖子典范。
看的出来确实是个学霸,并且大概率文科极好。
我要是你,我就把这段描写清晰,有条有理,逻辑清楚的文字发给父母和弟弟,让他们看看。
--
FROM 111.197.115.*
现在还打?
【 在 q25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不是怕,是他真的打我啊,我爸喝醉酒打我妈、打我,都是家常便饭。所以我现在的策略就是躲着,我尽量不回去。
:
--
FROM 125.33.200.*
当你的家人从你年幼懵懂的时候就告诉你要对弟弟好,并且整个家庭都是以为弟弟好而存在的氛围,你自然会被这个群体效应洗脑。就像皇帝的新装,皇帝真的以为自己穿着衣服的。就像楚门的时间,楚门真的以为自己活着真实之中。更像溥仪身边的太监,即使新中国了,太监见到溥仪都忍不住想像奴才一样伺候主子。这是一直被一只灌输的价值观。就像一种宗教,你就理解了为什么自己会意识不到,因为群体效应的盲从,会让你跟随。
--
FROM 113.218.240.*
谢谢vv的开导和建议,我不太清楚我到底有没有还在“期望父母的爱”,毕竟我的心理成长现在进展到什么程度,我也是当局者迷。但是比较肯定的一点就是,我给父母电话和红包,并不是去强制自己表达爱,而只是做好一个平均水平的成年人对父母应有的“规定动作”,我不想因为别人的原因而让我自己变坏。举个例子,比方说街上有很多小偷,我不能看到别人在做坏事,就放任自己说,那你也去做坏事吧。当然这个例子非常不恰当哈,就只是大致表达这么个意思,就是不管别人(包括父母)是什么样的人,我做好我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这些“规定动作”,但如果他们想找我要更多,那也是不可能给了。
【 在 vv 的大作中提到: 】
: 感情这个东西我理解就是缘分,我们都希望缘分天定,但事实上老天爷大概率也是八小时工作制,再加上工作中的摸鱼划水,那么想想看能有多少人真能被缘分天定呢,大多数人没有这个福气。
: 如果不幸自己托生的时候赶上老天爷脱岗了,造成了某种感情份额缺失,自是强扭的瓜不甜。那么这时候你对我如何我便对你如何的本份即可,比如我就不理解lz为什么还要期望父母的爱,为什么还要电话红包的去强制自己表达爱,她的原生家庭条件不差,那么她小时候可曾收到年节的心意包括想要什么能给买的疼惜,长大了可曾有过父母的电话关爱,如果都没有,给什么红包打什么电话,那只会一次又一次的提醒自己“母亲,原来你真的不疼我”。说句难听的实话,真要是从未被关爱而只是被抚养,那么啥时候等到父母不能动了,给口饭吃足以。
: 说到底,也许人没有啥就会渴望啥,不知道是不是“母亲真的不疼我”的人,会本能的想得到“我娘对我挺好的”的答案,然后一次一次失望痛苦。
: ...................
--
FROM 220.191.253.*
一年打一次电话,目前我还做不到。我现在正在想着尝试,把一个月打一次电话,变成三节两寿打电话,这样一年打五个电话,平均下来差不多两个多月打一次。
【 在 blueshyft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啥要一个月打一次电话
: 这种情况难道不是一年打一次就行了
--
FROM 220.19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