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我是多子女家庭的老幺,女,也为父母偏心苦恼过
你没看全面,姐姐在农村条件最差,若父母搞平衡,应该是补贴姐姐而不是哥哥
【 在 dfsusb 的大作中提到: 】
: 老家的房子你应该买在自己名下,这样你老公应该不会有什么意见。
: 再说到你认为的重男轻女,可能还真不是这样。你父母就是因为你条件比哥哥姐姐好太多了才偏心,当父母的总希望孩子们都过得好,如果差距太大,他们就想搞搞平衡,吃大户。在他们看来,这才是公平。而在子女看来,尤其是条件好的子女看来,这是偏心。
--
FROM 124.64.121.*
这故事中各种爱而不得
你爱父母,父母爱他们的儿子,他们儿子更爱自己
父母偏心可能是自己都没意识到的,也需要教育,你是小女儿,对他们够好,该教育就教育。伤心寒心都是白搭,既然想要父母的爱,就让他们意识到你需要爱,让他们多给你点
【 在 dizzysens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老公是独生子,如果他给他父母买房,在不影响我们自己生活的情况下,我不会不舒服的。
: 我老公不舒服的点在于,我是多子女家庭,我哥又是儿子,他明明有能力却不张罗着买,而我过于热心了。我父母给儿子在镇上买了一块地自己盖了房子,给我哥结婚用的。我哥婚后几年在县城自己又买了楼房,那套平房租出去了。我父母除了供我上完大学,什么都没给我。
: 我老家农村冬天很冷,自己烧暖气。冬天要每天铲几次煤到炉子里,倒炉灰,厕所在屋子外面的院子里,还有几级台阶。我妈腰腿不好,还胖,铲煤/铲炉灰/上厕所都很不方便的。我叔叔(应该是自己掏的钱)大伯(应该是儿子赞助了一点自己出了大部分钱)都在城里买了楼房搬过去了,只有我爸妈在村里住。我说让父母去城里看房子,父母看好了给我们三个孩子叫到一起,问谁出钱,我说自然是我出。我哥都没说话。他后来私下说我嫂子看不上我爸妈看上的那个房子。
: ...................
--
FROM 124.64.121.*
人这个物种都走到食物链的顶端了,说是适应环境的结果,没错吧
传统中重男轻女是出于环境塑造和生存需要对资源的优选,以前农村里没儿子被欺凌既是现实也是礼法,现在呢?无视现实坚持传统,本就是辜负作为人的适应能力
没有生存危机的情况下对子女偏心,就是人为的自愿选择的偏心,拿传统当借口罢了。观念当然可以被纠正,问题是你想不想,他们愿不愿。你这替他们找借口找到2000年前了,那你们确实观念同频,你不想他们也不愿,只能偏心到底了
【 在 dizzysens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大概是城市里长大的孩子吧,这不是爱而不得,这是农村重男轻女的传统导致的。
: 我爸妈肯定是爱每一个孩子的,但是更爱儿子,因为儿子传宗接代,死后能把他们抬进祖坟,女儿一般是不能上坟祭奠父母的。
: 这些观念来源于儒家的观点,在汉朝开始被独尊儒术,用作男权社会的统治工具,几千年了,不是我爸一个人的错。需要时间来改变吧。
: ...................
--
FROM 124.64.121.*
你讲的这些在我看来都很奇怪,这不是环境不允许,是你自己的观念不允许
我知道有的村集体确实是不保护妇女平等的财产权益(这种违背国家法律的现实操作是有现实利益驱动的,并不是单纯观念落后),但这并不是难点,你喜欢老房子,你得跟你父母哥哥姐姐一起商量这件事,你跟你哥商量好了,他不跟你争,村里是不会有人站出来坚持只给你哥产证而不给你产证的,你家作为一个整体如何分配是你们自己的事
现在你说的就是你既没有确认父母的想法也没有确认你哥的想法,你是单纯地对你认为的观念妥协退缩
【 在 dizzysens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愿意,他们不想,环境也不允许他们想。
: 举个例子,我爸妈在农村的房子,也是我们三个孩子长大的地方,现在看肯定是留给我哥的了。我哥多次表示他老了也不会回去住,因为我嫂子不喜欢农村,他们在城里的房子刚刚重新装修过,弄得挺舒服的。我没说过这话,但是我心里是喜欢农村那个房子的,可能有感情吧,我甚至愿意花钱从我哥手里买。障碍在于,农村这个房子的产证,未必能办在我名下,因为整个农村都认为嫁出去的女儿就不是这个村子的人了,不是村集体的人就没资格拥有农村的房子。
:
--
修改:MianHou FROM 124.64.121.*
FROM 124.64.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