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也说我的家庭,我是多子女家庭老幺
如题

--
修改:scubawh FROM 114.254.174.*
FROM 114.254.174.*
哈哈,我妈拿这个当笑话和我们说
如果不破产的话,那就当个少爷呗,不过就没有我兄弟几个了。
【 在 vv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你爸爸去了香港,不知道会怎么样。。
:
--
FROM 114.254.174.*
不同的生态不同的活法,家庭完整也是一种基础的幸福,有钱有家庭当然更好。
怎么说“孤独”呢?我绝对“孤独”让人内省,积极面是激发人的潜力,当然也可能走消极面。
【 在 vv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上小学的时候,住在同一个楼里的一户人家说是男主人的记不清爹爹还是爷爷的当年跑去了对岸,终于盼到了让联系了,让他们一家也去那边,后来就男的先去了一趟,回来领着媳妇过去了,后来又把两个孩子接过去。当时两个娃去了以后还曾经和要好的小伙伴们通过信,说俩孩子自己住了个大房子,有管家有保姆,但是平时见不到爸爸妈妈,也没有别的亲人。。
:
--
FROM 114.254.174.*
不知会不会有银元,我爷爷院子里挖出好多坛银元,都拿走了
【 在 sani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边带走了好多金子。
--
FROM 114.254.174.*
改图片了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给上个图片啥的吧,这个要看还得下载。。。
--
FROM 114.254.174.*
你是在验证哪些文字审核不过吗?
【 在 McAbao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爸是小资本家的儿子,我爷爷接连生了8个儿子,最后生了2个女儿。
: 我爸排行老四,解放前被某迁往香港的资本家(无生育)讨要做儿子,都抱走了,我奶奶又反悔,追上去要回来,把100银元的礼钱还回去。
: 爷爷的一堆儿子都散养,全上了私塾,普及读些后终止,只持续供了2个儿子读书,二伯读了大学,六叔赶上运动辍学算半个知识分子。
: ...................
--
FROM 114.254.174.*
我爷爷是个很奇特的人,印象碎片来源于我妈零散的叙述。
爷爷的孩子多,吃饭不招呼的,到点把饭菜摆好,来得早的多吃,来晚的少吃,不来吃也没人管...
爷爷有点像孔乙己,常常独自去饭馆喝点酒,不坐,就站在柜台边,点螃蟹、猪蹄等,要点酒,边吃边和掌柜的瞎聊...
当时那地方还是县城,人口不多,老家村盘在江对面,属于另一个县。村盘来人,爷爷是不陪的,叫他们自行去街上酒馆点菜,记他的账。这个属性在叔伯及我们这一代均有遗留,绝大多数人不喜筵宴,小家庭之外极少勾连。
叔伯一代早早赶出家门自立,我爸14岁驱出家门,进厂工作,工资14元。奶奶每月去把工资领走,可能会留点,我爸还是要生活的啊!这种状况持续到我爸妈结婚,我妈去工厂终止了奶奶领工资。
六叔也早早被赶出家门,我爸、妈负责给养,所以六叔和我家走得密切。
六叔是所有兄弟中最高大且性格活跃的人,后来不知怎的就成为了某大队的领导兼会计,带着人抄别人...很年轻就夭折了,是在睡梦中心梗,很多人议论说是被害了。
六叔不知道自家老爸的院子底下就埋着很多钱财,后来自家也被抄了...爷爷说是老六惹来的祸,不喜老六,老六去了爷爷也不见伤心...
爷爷是积聚了一些财产,但叔伯起都没享受到,负面因素倒是都承担了。
我爸妈结婚就两个樟木箱子,在出租房成婚,外公给了一辆28永久自行车(当时可是硬通货)。
爷爷的所有资产凭证都没敢留,有一座山也没埋几个人,地契早没了,前些年开发到这,迁坟,还得自己掏钱迁,农村还有个集体对接,我们是三无吧。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谢谢,认真看了,爸爸家好多兄弟姐妹啊,可惜了那个早夭的叔叔,猜是武斗中?
: 我们这一代基本都是白手起家没好意思要父母的,那时候父母也没啥积蓄。我结婚时甚至公婆给的都没要觉得他家情况比我家差孩子多。我家也是父母一直没需要孩子贴补还往往给孩子帮忙那种,至今内疚欠父母太多。。。
--
FROM 114.254.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