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s11111,我是多子女家庭中的老幺……
哭唱这个是不是中原地区的风俗
电影《生息之地》预告片里有这么一段儿
【 在 twoyears 的大作中提到: 】
: 听着都好累
: 从小到大就怕这个事儿 女的还要哭唱着哭现在都不会唱了
:
: ...................
--
FROM 124.64.121.*
唉,前年我们家也办了我公公和我老公爷爷两个的丧事,由于我公公先去的,所以我老公又成了他爷爷丧事的第一责任人
我觉得农村的丧事简直就是折磨后代的,我们那出殡前一天从一大早就开始的接待来吊唁的人,每个人来了都得陪跪陪烧纸
晚上的叫庙,就是一家人披麻戴孝的哭着走着去一个庙里,要说一些让老人安心走的话,叫庙回来还得守灵,一晚上基本没什么时间睡觉
第二天天刚亮就得出殡了,要沿着主要的街道走一程,还要哭灵,我老公作为孝子要摔瓦盆。。
我公公出殡前一天还赶上了4月飞雪,就是那种雪一下就化的那种,冷,又湿,简直别提了
生前如果不孝顺,死后搞这么繁琐的丧事对死去的亲人有啥用
这些还是尽快废除的好
另外我们那边现在也请的是乐队了,我小时候都是附近的一般是残疾人,瞎子啥的,拉二胡吹竽的等等,我们叫鼓丧家(音)。现在都是年轻人组的乐队,请一次也得小一万。
【 在 resi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们这边简化的更快,绕村的确还有,但不用挨家挨户的跪了,意思一下对方就会扶着你不让你真的跪下去,而且是孝子或者孝孙一个人出头就行。
: 就是倒数第二天有个仪式要所有子女围一圈不停的跪。
:
: ...................
--
修改:luxya FROM 218.205.216.*
FROM 218.205.216.*
姐姐们辍学牺牲太大了,她们现在过得怎么样?
--
FROM 114.250.31.*
当地习俗。和穷富无关,可以说是陋习。生前对老人花的极少,白事借钱都要搞。我表哥说村子都是十多万起步……
【 在 MianHou 的大作中提到: 】
: 富裕地区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Pro」
--
FROM 223.104.40.*
我们穷地方也确实讲究不起来,借也借不到啊,邻里都穷
这些奢侈的风俗应该是旧社会中大户人家搞的
【 在 hcsh0789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地习俗。和穷富无关,可以说是陋习。生前对老人花的极少,白事借钱都要搞。我表哥说村子都是十多万起步……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Pro」
--
FROM 124.64.121.*
太像了,也是老幺,老实巴交善良勤奋的父亲,泼辣要强的母亲,姐姐没读书,现在在家照顾,儿子读书
现在我们是兄弟出钱请大姐24小时陪伴老母亲,住在三姐附近,大哥几乎天天去看望,而我只是有时打打电话,经常网上买点东西,需要用钱时出点钱,真的是哥姐们扛下了所有
【 在 resin 的大作中提到: 】
: 总是提示发不出去,发图片吧
: [upload=1][/upload]
--
FROM 219.143.116.*
就是.
幸福的家庭都一样,父慈子孝.
不幸的家庭就像屎一样,各有各的形状.
【 在 warmersnow 的大作中提到: 】
: 特意登录点赞,和睦的家庭都是相似的
--
FROM 14.134.57.*
姐姐们过得也都不错,小时候家里没钱,嫁的姐夫也是本地老实人。
然后到长沙做小生意,菜市场卖大蒜那种。
我大姐两个女儿都考上了大学,生的都很漂亮,都嫁在长沙了,大姐四姐在长沙买房安家了。
二姐夫一个大家庭都在广州那边,前些年挣了不少钱,这几年经济下滑好像受到挺大影响的。
三姐的孩子也考上大学,去年结婚了,在长沙买房买车了。
三姐帮我带了几年老二,现在就在北京当育儿嫂,她手脚勤快,人也细心,加上炒的菜好吃,深得主家喜欢。
最近的这个主家老带着孩子带着她去旅游,去了香港海南西安等不少地方,把村里姐妹们都羡慕坏了。
【 在 xiaoniangao 的大作中提到: 】
: 姐姐们辍学牺牲太大了,她们现在过得怎么样?
--
FROM 114.249.58.*
握手,我现在每年尽量争取回去两到三趟,今年还去了岳父母家两趟,给岳父家重新装修了一下,又带着岳父出去旅游了一趟,自驾沿着延吉跑了一圈。趁着两边还有老人在,就两边多走走。
【 在 ooolo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太像了,也是老幺,老实巴交善良勤奋的父亲,泼辣要强的母亲,姐姐没读书,现在在家照顾,儿子读书
: 现在我们是兄弟出钱请大姐24小时陪伴老母亲,住在三姐附近,大哥几乎天天去看望,而我只是有时打打电话,经常网上买点东西,需要用钱时出点钱,真的是哥姐们扛下了所有
:
--
FROM 114.24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