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e: [回乡见闻]这种情况该继续吗?
这个不好说啊,这属于只有本地人才知道的习俗是啥样,想来会是各地有各地的讲究。
如果说我自己的理解,这事儿要是在我娘家大山那边,见面红包是一定要给的,一般会推辞,一定会摁着给,这个红包要是没给出去,后果还是蛮严重的。
而且上门不仅有红包,还要给回礼的,就是孩子上门手里会提着东西,那么这顿饭吃完了,孩子出门时候手里也必须提着东西,类似换礼的环节,价格上也要差不多的。
总之红包表示认可孩子,还礼表示尊重亲家,控制价差表示平等友爱,这样子一整套的双方分别上门后,那就可以正式走动了。
【 在 zmud 的大作中提到: 】
: 很明显这个在楼主当地没有约定俗成,女方家长被“小林推辞“的不再给了
: 楼主自己认为的一个俗成,不符合他的就是“人品有问题”
: 你也这么认为?
: ...................
--
FROM 120.245.123.*
父母给孩子的不一样,这个推辞的礼数核心是亲戚,爷爷奶奶叔叔婶婶隔壁二大爷,都是亲戚,亲戚就要讲礼数,越远越客气。孩子成家后,出现了媳妇或者女婿,从而也要客气。
所以你说的除了父母的那一堆,确实都要推辞的。
孩子岁数小的话,由父母负责推辞。孩子岁数大的,父母会嘱咐他们。
关系比较近的,比如爷爷奶奶给孙子孙女,推辞一次就行了。
关系一般近的,比如叔叔舅舅啥的,加一次。
关系比较远的,比如老姑奶奶给的,就是爷爷的妹妹给的,那就得多推辞几次。
要是隔壁二大爷,那拼命给抵死不要的,恨不得能打起来,
当然我娘家大山那边各种穷讲究是比较多的,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
【 在 zmud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有没有发现你描述里的核心区别?就是关系远近
: 父母给孩子压岁钱,孩子需要推辞吗?
: 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给孙子孙女压岁钱,需要推辞吗?
: ...................
--
FROM 120.245.123.*
怎么会呢,本地人啊,懂的都懂。
摁着给嘛,那最后一定就会:拿着!不拿我生气了!以后你也不要来我家了!
自然就是:好好好,我拿着,拿着,谢谢哈!
然后:这才对嘛!
【 在 zmud 的大作中提到: 】
: 摁着给,对方也不收呢?
: 咋办?跪着求对方收吗?
:
--
FROM 120.245.123.*
所以诡异啊,这个事情在我娘家大山不会发生小林空着手走了的情况。一定会是小林说阿姨不用了您太客气了,阿姨说拿着必须拿着不拿着阿姨生气了啊,小林说好的谢谢阿姨。
谁知道他们怎么就成了小林空着手就走了。
那么就只有问小林了啊,让小林复述一下和阿姨的对话。包括关于后续见面是什么时候说的以及怎么说的。
当然了,其实后面见一面也就知道了。
【 在 zmud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啊,你觉得女方家长都把见面礼拿出来了,这个小林要怎么推辞,才会导致对方把见面礼收回?
: 女方家长拿出见面礼就在等着对方拒绝?然后还同意后续见面?你不觉得这个逻辑不自洽吗?
: 父母给孩子的不一样,这个推辞的礼数核心是亲戚,爷爷奶奶叔叔婶婶隔壁二大爷,都是亲戚,亲戚就要讲礼数,越远越客气。孩子成家后,出现了媳妇或者女婿,从而也要客气。
: ...................
--
FROM 120.245.123.*
不一定哦,存在一种可能性就是阿姨没有说拿着不拿着阿姨生气了,万一阿姨没说呢,小林的好的谢谢阿姨没机会说了。
总之这个事情一定有原因。
正面的原因可能真是有一个人流程不太熟悉,给搞拧巴了,比如第一次上门或者第一次相女婿,没经验忘了台词。
至于可能的负面原因那就好说不好听了,毕竟恶意揣测可以无上限。
在没有弄清楚究竟发生了啥的时候,不好负面揣测。
所以他们最好还是问问小林,让人复述一下当时的场景和对话,然后判断下哪里的问题。
【 在 zmud 的大作中提到: 】
: 按楼主的描述,明显是小林不收呀
: 还讲不讲道理了,小林就是不收,然后骂女方父母不给?怎么给呀,掰断他的腿硬塞吗?
: 怎么会呢,本地人啊,懂的都懂。
: ...................
--
FROM 120.245.123.*
我觉得还是和女方父母还是见一面吧,见一面才能听其言观其行自己判断一下这户人家怎么样。以及这事其实更主要还是看女孩子咋样,如果女孩子好,别的都好说。
【 在 amiworld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从他的帖子能看出,要么他不懂汉语,要么他根本就没看帖子,你看他全在胡说八道,因为他说的内容从我帖子里根本找不到
--
FROM 120.24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