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夫妻不送葬 (转载)
部分人陋习而已。追悼会配偶去的多了。
而且,这也不符合传统,皇蒂,官员等殡葬记载很多,哪有什么配偶不送葬的说法?嫔妃拉去陪葬都不少。事实上,皇蒂死亡后不管小殓大殓小详大详启祭下葬甚至后续的守陵,皇蒂的配偶们都要参加,程序严密,这些记载都很详实,根本不存在配偶不送葬的礼法或传统。
【 在 trabalhar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是普遍的吗
: --来自微微水木3.5.17
--
修改:bocaj FROM 124.64.22.*
FROM 124.64.22.*
有讲究只能更讲究,而且这只是一个例子,有头有脸士绅大夫的葬礼记载也很多,根本没有什么夫妻不送葬一说。
红楼梦中秦可卿丧礼描述十分细致,贾蓉只是随行送葬而没有紧随灵柩,就被评论认为是明写夫妻关系冷漠。
【 在 vv 的大作中提到: 】
: 皇帝先君臣后夫妻,可不是老婆们都得去送,还得跪着送,职位不到的还挨不上。。
:
--
修改:bocaj FROM 114.254.1.*
FROM 124.64.22.*
毫无礼法依据的瞎讲究,颜真卿不是给侄子上坟么?“以清酌庶羞,祭于亡侄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
【 在 sfowerhjsfo 的大作中提到: 】
: 上坟一般都是后人给前几辈的人上坟。 平辈的谁去给谁上坟啊。
:
:
--
FROM 124.64.22.*
史盲吧,遇难两年后,颜真卿才找到了侄子颜季明留下的一点点遗骸,将其安葬,这时写的。
【 在 ape 的大作中提到: 】
: 写祭文不等于上坟吧,也可以家祭
--
FROM 114.254.1.*
“以清酌庶羞,祭于亡侄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乾元元年九月,颜真卿安葬并设薄酒祭奠侄儿颜季明,此时写的祭侄文稿。
【 在 ap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写的这也看不出颜真卿上坟啊
: 他是委托别人找的,你认为是他自己去常山城刨的吗
--
FROM 114.254.1.*
你说的可以是可能性。但史料记载明确,就是安葬时写的,“祭于亡侄……之灵”是什么含义很明确。
【 在 ape 的大作中提到: 】
: 灵位完全可以摆在家里或者祠堂。你给出的信息,只能看出叔叔写了祭文、祭奠了侄子。灵前不等于坟前,明白?
--
FROM 114.254.1.*
面对史实打滚才是喷子。我啥时候说过谁和谁一样了?不造谣不会说话?囿于迷信陋习的自然跟人家不一样,我只说人家没这讲究,说你了么?你随便即可,但不造谣能死还是咋地?
【 在 sfowerhjsfo 的大作中提到: 】
: 颜真卿的字写的那么好,你会写字吗?你和他一样?你能读得懂古文啥意思么,喷子一个
:
--
FROM 114.254.1.*
这都是瞎讲究,根本没见于任何礼法。而且,贾蓉并没有紧随灵柩,只是跟随送葬队伍,充当发送孝子的另有其人。
再比如金评梅中,李瓶儿死后,西门庆令女婿陈经济充当孝子,自己也跟随发丧下葬。西门庆本人死后,几个老婆也送葬了,写的非常清楚。根本没有夫妻不互相送葬的说法。
【 在 vv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你看是不是他俩没孩子更不用说成年子女,没有成年子女的就得夫妻送,不然没人送,夫妻不出场普遍是子女能够主事的情况,不然总不能分明有老婆老公的却让兄弟姐妹去挑骨灰盒吧,更不可能侄子啥的,那哪敢做主。秦可卿不正常的是她老公公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哇哇哭完后还给她买了骨灰盒,好说不好听的那真是太难听了。
:
--
FROM 114.254.1.*
没说没穷讲究的,只是说传统礼法没这说法,现在也早移风易俗了,绝大部分都是追悼会,白发人人送黑发人,配偶出席都是常态,只有愚昧落后的瞎讲究,还冒充传统。就算以后人人这样,也不代表传统礼法有这玩意儿。客观事实问题,不在于是不是这样认为的人多。
【 在 vv 的大作中提到: 】
: 烧纸出殡这种东西原本就是穷讲究,官方的丧仪听说是有礼部管,就像现在的也有治丧委员会,我娘家大山那边是老龄委有专门管这事的,见天去送别。
: 至于普通民众嘛就是自个琢磨着干的,时间长了你这样我也这样的,就慢慢都这样了,至于起因很少有深究的。
:
--
FROM 114.246.238.*
只是颜杲卿一家三十余口遇难,他后代有很多记载,比如为官的颜谅,颜真卿记载中也有其安排奉养颜杲卿等遗孤的明确史料。也不存在只有没了后人叔叔才能祭扫侄子的礼法。
【 在 vv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个啥,我理解颜真卿的侄子是灭门的,不是传说大家都去打仗,他们父子一块没了并且是家族被平了,他家死了好多人吧。
: 在没有后人的情况下,平辈或者长辈是可以烧纸的,比如子女未婚去世也没有兄弟,这时候是父母烧纸,有后后上无后平上平没了就是长,总归但凡还剩了一个活的,就会给烧。但凡还有人活着,就不能让坟荒了。
:
--
FROM 114.246.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