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关于农民养老 (转载)
改开时代的村花呢?
【 在 dingo2021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计划时代,一个残疾工人能找村花。
: 工人农民干部三个群体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 了类比的是种姓
--
FROM 124.78.33.*
具体讲讲台湾农民的福利
要缴税吗
要买社保吗
征地和拆迁补偿如何
【 在 molly1227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起这个,其实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农民占比太高
: 都说台湾的农民的福利多么好,但没人说台湾的农牧就业人口只有 44 万 7 千人(2025年5月)
: 根源还是发展问题
: ...................
--
修改:xpang FROM 124.78.33.*
FROM 124.78.33.*
这么好吗不用交任何费用
下岗职工可以转做农民然后申请吗
【 在 molly1227 的大作中提到: 】
: 举个例子
: 老农津贴,这是台湾农民最基础的福利,2025 年现行标准为每月 8110 元新台币(约 1840 元人民币),符合条件的 65 岁以上农民可申请。该津贴无需缴费,但需通过排富条款审查(如家庭资产不超过一定限额)。
:
--
FROM 220.196.194.*
城里的个体劳动者也没有单位给他们视同缴纳
他们若只缴税不缴社保也没有养老金
城里的无业失业人员也和农民一样只领一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补贴
理论上农民自分田单干后就成为个体劳动者
能给他们视同缴纳的公社已经解散了资产已经分了
若集体经济还没有全分干净且每年还有盈余
理论上是分发一些作为补充这也是现在大部分这么做的
农民亏在1958-1990三十多年间不能自由的迁徙和就业
根子在这里
而不是什么视同缴纳
视同缴纳只不过是从单位退休金过渡到社保养老金的过程中给一个名义上的折算
即使没有这个名字那些人该拿多少退休金或养老金还是多少不会变少的
【 在 yukon 的大作中提到: 】
: 首先,我想强调的是在户籍限制下农民并没有获得公平的就业机会,然后才是职业固定前提下的分配问题。
: 就算按照你的说法,退回到以前,不管农业工业大体上都是公有经济,都是先劳动、上交劳动所得、然后再分配。为什么职工获得工资的同时还默认有社保是理所应当,而农民明面上就已经交了公粮和农业税等却只能靠自己养老?
: 再申明一下,关于分配版上已经讨论很多了,最后都会回到交没交养老金、公粮值多少钱这个很难扯清的没有意义漩涡。但是这个问题的根本不在这里,是在于户籍限制下的农民根本没有获得同等的就业机会
: ...................
--
FROM 139.2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