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小朋友的不同,就是体现家教啊
哈哈哈,这个画面瞬间令我想起小学时班上的男生把老师气得直想打人的画面了,大家都很开心地吃瓜。。。
【 在 chooselife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年头老师太难当了。针对南方学校滋水事件对老师的处理结果,民间言论:
: 我对儿子说,有一个和你一样大的孩子,在课堂上因为得不到老师的糖果奖励,跨过四排桌椅冲到讲台前,用水枪把水喷到老师的脸上,你怎么看?儿子气愤不已说:“这么过分?揍死他!”说完他问:“为什么能把水枪带到教室?”我说不知道。儿子说,肯定是他爸妈允许的,这怎么可以呢?然后我又问,老师后来扇了学生耳光,掐了脖子,还说气话要把孩子从三楼扔下去,你怎么看?儿子很认真地说:“要我是老师,我就直接扔下去!这么坏的孩子!”这是同样一个10岁的调皮的男孩子说的话。
--
FROM 123.121.180.*
不过话说回来,你首帖里面写道的那个段子里,小朋友那样说话也挺可怕的,不太像一个孩子的正常反应似的
【 在 chooselife 的大作中提到: 】
: 连小朋友都不想开心吃瓜的事件,可见这事儿是过了。。。
--
FROM 123.121.180.*
这三段话瞧着不像咱们这种普通人的发言,是媒体评论么?
【 在 chooselife 的大作中提到: 】
: 熊孩子的家长们和你的看法很一致的。再看看以下言论:
: 那天下午的数学拓展课上,林老师像往常一样,为了激励学生认真学习,自掏腰包买了糖果,承诺表现出色的同学将获得这份甜蜜的奖励。这本是一个充满善意与激励的举动,然而,却成为了一场冲突的导火索。小陈没能得到心仪的糖果,心中的不满如星火般迅速蔓延,冲动之下,他拿起水枪,径直冲向讲台,将水喷向了林老师。刹那间,课堂秩序陷入了混乱,惊愕与哗然充斥着整个教室。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挑衅,林老师的情绪瞬间失控。监控画面中,他激动地掐住小陈的脖子,随后又将孩子抱到三楼窗口,做出威胁要扔下去的举动。但大家看到的视频是去头掐尾断章取义的视频,不明白最早发布视频者是什么用意?这段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引发了轩然大波。5月18日,瑞安市教育局发布通报,证实视频内容属实,认定林老师对学生进行了不当惩戒,威胁到学生人身安全。林老师被记过处分,该校校长也被诫勉谈话,公安部门更是对林老师作出了行政拘留处理。这起看似简单的课堂喷水事件,实则反映出教育领域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小陈在课堂上的行为,无疑是对课堂秩序和教师权威的严重挑战。10岁的孩子,已具备基本的行为控制和后果预判能力,做出如此举动,绝非简单的“顽皮”可以解释,其背后是规则意识的严重缺失。倘若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肆意妄为,无视规则,那么教学活动将无法正常开展,其他同学的受教育权利也会受到损害。长此以往,孩子很可能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家庭和学校在孩子规则意识的培养上,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家长是否给予了孩子正确的引导,让其明白尊重师长的重要性?学校在日常品德教育方面,是否存在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地方?这一事件也提醒广大家长和学校,品德教育要从小抓起、从细节抓起,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
: 而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林老师在被学生喷水后的过激反应,虽在情绪上可以理解,但行为严重失当。教师是教育工作者,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应时刻保持冷静和理智,以恰当的方式处理问题。林老师有着丰富的教育经验,却在冲动之下做出威胁学生人身安全的举动,实在令人惋惜。这一事件也反映出当前教育环境下教师群体的普遍困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调查显示,绝大多数教师认为“不敢管、不愿管”已成为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在种种限制下,教师在面对学生的违规行为时,往往陷入两难境地:管,怕方式不当惹来麻烦;不管,又觉得对不起自己的职责。林老师的遭遇,让很多教师感到寒心,也让他们更加迷茫,以后在面对类似情况时,究竟该如何是好?
: ...................
--
FROM 123.121.180.*
才开始爬楼。。。
我感觉那个处罚的出发点在于老师是成年人,如果不是出于自卫的原因对未成年人做出掐脖子威胁扔下楼这些举动,不能因为他是老师而免受一般成年人而应该接受的处罚
【 在 chooselife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人说他这样操作合理
: 但事情闹大到这种程度处罚到这种程度也不正常
: 无非是一头是私人处理,一头是国家机器处理
: ...................
--
FROM 123.121.180.*
我咋有时候觉得现在的孩子比以前的老实胆小了不少呢,可能个别熊的更厉害了?
我们小时候班上的男生真的可以说各种恶作剧,别说带这种玩具水枪了,带小刀子的都很普遍,还有弹弓等等,真有老师被扎过被射过。。。
【 在 chooselife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么多年了,什么顽皮孩子没有碰到过?
: 现在的孩子,跟以往的顽皮真不是一个量级的
: 现在孩子无法无天的太多了,以前多少都该知道有些边界是得遵守的,如今家长就各种看不起老师,到学校里闹事儿的家长五花八门。能因为孩子之间相处的一点点不愉快,就兴师动众的拍ct,双方四个家长去报警拍桌子
: ...................
--
FROM 123.121.180.*
那个段子里的孩子10岁差不多小学三四年级,离初中的12岁还有两年,处于一个比较敏感和关键的时期
那个讨论我猜测是由家长发起的因为提问带有很强的诱导性,所以家长要对孩子后来显现出的极端情绪给予警惕并且及时止损,就是要赶紧引导到和同学发生类似冲突不能采用老师那种极端手段,基本采用对等手段处理就好了,比如也泼那个同学一身水之类的等等。不然孩子真到了初中会有一些麻烦未可知。。。
【 在 chooselife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于大多数小朋友来说,基于对一个事情的价值判断表达情绪,问题不大。因为他们本来对情绪的感受就会很激烈,对于事情的后果判断没那么多考量
: 初中以上孩子这么讲的话,那得掂量掂量
:
: ...................
--
FROM 123.121.180.*
竟然是同一个人写的?!之前感觉内在逻辑并不一致
你说的也有道理,小朋友嘴里喊打喊杀,其实跟这个拿水枪滋水的类似,都是有一部分搞不清边界在哪里
显然那个老师的问题是最大的一个,因为是成年人同时还是为人师表的。至于说是否拘留处罚过重,这个跟故事里小朋友的表现基本无关的,而主要是老师的行为过于超常规,可以用前面提到的那些对袭警医生之类的例子来辩解,但不合适通过强调孩子多么熊来说明老师的反应是可以理解的。。。
【 在 chooselif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问我后面的那几段,其实跟主楼里的那一段,都是同一个人写的
: 小朋友嘴里的喊打喊杀,尤其男孩子,他们很多时候只是觉得新奇、痛快,不必视作洪水猛兽如临大敌。段子里的男孩子,很明显,他首先是有价值判断的,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只是因为年龄尚小,他对处理不该做的事情的手段也会很极端,情绪表达也很激烈。恶意肯定不是小朋友的底色,所以极端言论出现时,根本不是大问题,平日稍加引导就行。孩子本身的是非观没有偏离,手段处理可以随着阅历增加会调整
: 相较于段子里的小朋友,事件中滋水的小朋友才是更有问题的。因为他处理自己的不痛快,用的是践踏规则伤害他人的方式。他把自己的不痛快,全部归因为外界,于是他会用水枪来发泄。而且他照脸喷,说明他在操作的那个时刻,就是为了羞辱和践踏对方,完全无视对方的身份和角色,无视整个环境或场合。这意味着家庭教育里,对小朋友相关教导的缺失。这种“我的不爽都是外人环境带给我的,我恨这些让我不爽的一切”的思路累积发展到成年,就是我们这些年来常听到的什么冲进幼儿园小学砍小朋友,驾车冲击车站或人行道人群事件,那些当事人的认知模式
: ...................
--
FROM 123.121.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