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e: 老人住地头。大家可以不愿意相信,但这是事实。
谚语是社会真实的反映:黑老鸹,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把娘背到后山里,把爹背到河崖上
--
FROM 119.57.101.*
这农村民风这么差啊,我们那农村没有这样的,老人和子女一起住是正常的
有的子女去城里了,老人不愿意去,就在原来的屋子里呆着,不会去啥别的地方。
【 在 ajun 的大作中提到: 】
: 豫东就是这样,宅基地不够用。我堂嫂子在结婚前几天,专门来检查了一下,一看老人还没搬出去,立即发火了,如果不马上搬出去,这婚不能结。
: 我小时候分的宅基地,几个儿子,给几个宅基地(这也可能是都想生儿子的原因吧),没有多余的给老人的。
: 下面这个就是我大爷的地头房,这个很普遍。
: ...................
--
FROM 42.244.62.*
我们苏北农村也是宅基地荒废的比较多
【 在 miaozhu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ajun,我觉得你可以统计一下你们村的情况,
: 有多少比例的老人住地头房,
: 有多少儿子不孝又不让女儿尽孝的
: ...................
--
FROM 42.244.62.*
虽然个例,但北方农村这种比例明显比南方高。
有重男轻女把女娃当牲口养的,也有几兄弟都拒绝赡养老人的。
【 在 ajun 的大作中提到: 】
: 豫东就是这样,宅基地不够用。我堂嫂子在结婚前几天,专门来检查了一下,一看老人还没搬出去,立即发火了,如果不马上搬出去,这婚不能结。
: 我小时候分的宅基地,几个儿子,给几个宅基地(这也可能是都想生儿子的原因吧),没有多余的给老人的。
: 下面这个就是我大爷的地头房,这个很普遍。
: ...................
--
FROM 171.218.212.*
冀南也差不多如此
不过这种纯粹被撵出去住的还是个例,但是风气的确不好
归根结底还是人多资源少的问题。产业少,本地就业岗位少,又不依山傍水,农村农民生活其实很辛苦,这种情况其实很考验人性,很多所谓的孝顺其实有些也是面子工程
发自「快看水母 于 M2102J2SC」
--
FROM 39.144.84.*
你拿自己身边的个例想代表什么呢
根本不具代表性,
还拿个八十年得事举例,怎么不拿山顶洞人时期举例呢
【 在 testcloud 的大作中提到: 】
: 拉到吧
: 给儿子洗什么呢
: 要点脸吧,有个jb就不要脸的鬼扯找借口呢……
: ...................
--
FROM 202.108.99.*
你呢,说话一点信服力都没有,既不会摆事实,也不会讲道理
各种猜测,或许你说的可能对,但无法拿出真凭实据去佐证自己的观点
听你描述的事例,有些人可能会说:怎么你娘去伺候一个月就给人家送走了呢,真会伺候
这么判断一个人,你听着舒服吗?
你娘的三舅儿子可能在某些事情上做的不对,也轮不到你通过猜测判断人品啊
【 在 testcloud 的大作中提到: 】
: 拉到吧
: 给儿子洗什么呢
: 要点脸吧,有个jb就不要脸的鬼扯找借口呢……
: ...................
--
FROM 202.108.99.*
山河四省肯定没法这么搞
地少人多
大部分人家都是在老人的地上面努力抢地盘…没有新的宅基地 也不能占耕地
也就是最近十几年城市化进程 宅基地才没称为一个突出矛盾
【 在 vv 的大作中提到: 】
: 儿子有宅基地啊,不都是几个儿子就有几个宅基地么,宅基地是有了儿子才给分的啊,老房是原本就有的,娶媳妇那都是给单盖的房啊, ...
--
FROM 222.164.66.*
放屁都放不出正经味
也是那些地方/家庭出来的吧 觉得做儿子做啥都有情可原 做啥都没错
还人品 呵呵
一脉相承的得意洋洋赶走姐妹 不许照顾老人的人品
【 在 godabout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呢,说话一点信服力都没有,既不会摆事实,也不会讲道理各种猜测,或许你说的可能对,但无法拿出真凭实据去佐证自己的观点听你 ...
--
FROM 222.164.66.*
你可真会乱喷,还爱开地图炮
久病床前无孝子,这个子说的只是儿子?
没事多学学文化,争取小学毕业
【 在 testcloud 的大作中提到: 】
: 放屁都放不出正经味
: 也是那些地方/家庭出来的吧 觉得做儿子做啥都有情可原 做啥都没错
: 还人品 呵呵
: ...................
--
FROM 202.10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