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有在杭州、帝都都长期生活过的吗,杭州幸福感好太多了
不是我个人体验,是医生对于湿疹的说法和通用治疗方法,你去儿研所或者儿童医院看看,是不是治疗湿疹基本就是长期维持保湿霜的套路?
【 在 wuyonghai11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你个人的体验比科学原因更准确么,咱们受了这么多年高等教育的最后认知事物是靠自身单一感受么,那为啥湿疹原因一搜与湿度相关呢这是,我的体验是从小我就认识一个,南方来的,然后我就用我的见闻去推导么
: :因为我去儿研所儿童医院都问过医生,医生说我孩子属于干燥性湿疹,就是因为干燥导致的,要长期抹各种保湿霜,而且感觉基本上是北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20.245.64.*
现在冻疮南方北方都基本看不到了,说了没意义。
【 在 wuyonghai11 的大作中提到: 】
: 再讲一个,上面浙大的说,他本科得冻疮了,我大一的时候,手痒痒,回到家,我妈说看我手有点冻,等于我得了冻疮都不知道,你说北方人有吗,也有,干活的容易得,大学生得,这反正很奇怪
: :因为我去儿研所儿童医院都问过医生,医生说我孩子属于干燥性湿疹,就是因为干燥导致的,要长期抹各种保湿霜,而且感觉基本上是北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20.245.64.*
我打滴滴那次,周六晚上北清路也不怎么堵车了,还是在快速路没有修好的情况下,司机说现在四环内同样也不怎么堵车了。
所以我担忧的是:客观自然气候环境不如南方的前提下,钱也慢慢不好挣了,人的大量流出不知道是不是坏事,不确定感变强了,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我感觉这轮北京房价比上海降得更猛一些。
【 在 wuyonghai11 的大作中提到: 】
: 北京从来也不适合尤其外地人生活,这几年更甚。不是搞计算机,金融,芯片,人工智能这些还在这的近五年的优秀大学生那是有点跟自己过不去。北京只是个挣钱的地方,教育卷,生活卷,气候也不好,不值得留恋,这楼里人说的对,北京没有生活,不确定性太多了唯一确定的是西北五环一定堵车
: :只是感觉这边还是北方人多,好多人感觉都是走马观花。:其实我主要还是担忧,说说最近两个感受::1.我认识几个西安人,他们本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修改:nirvanals FROM 120.245.64.*
FROM 120.245.64.*
长江流域那边毕业生大部分都去上海杭州了,来北方的很少,像我这样的当年是少数。
不过长江流域不如更南方是可能的,很明确的东北人大量跑到海南云南广西那边定居,人的脚不会骗人,去长江流域的少点。但是反过来的情况就很少。
【 在 wuyonghai11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你说南方是广东,我觉得是有不如,你说长江流域不如,反正我听说过有人说武汉气候很恶劣的,本楼里也有湖北人说武汉气候恶劣,听说过有人抱怨北京气候不好的,还没听过说恶劣的。一个北半球国家,北方不如南方经济发达,是常态的,又不是北京人,大不了一走了之
: :所以我担忧的是:客观环境不如南方的前提下,钱也不好挣了。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修改:nirvanals FROM 120.245.64.*
FROM 120.245.64.*
杠这个毫无意义,我是正宗理工科学生,而且早就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理工科学生都能精确理解逻辑,比如你,属于一知半解,你不懂理论和现实的区别?
你说的我知道,但是指望查ds而不结合现实不觉得很容易出错吗?你知道ds大模型的学习原理吗?
还有你看看你所有关于气候的举例参考是不是都是根据个人感受?因为咱们没能力做综合性整体性评估,所以只能根据个人观察到的少数案例去推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懂吗?
我很早就知道你说的湿疹有干燥性和湿度湿疹之分,一开始真以为湿疹就是天气潮湿导致的,然而北京这边湿疹都是因为干燥,而且数量很多,儿研所和儿童医院接诊湿疹的天天爆满,每次去哪怕普通号都要排很久,去了基本上就是开保湿霜,要求天天大量涂,那种爆满程度你调查过吗?真要找差异,无非就是南方同类型儿童医院皮肤科,比如上海儿童医院皮肤科,和北京儿童医院+儿研所皮肤科,关键在于哪个每天湿疹接诊量更大呗。
无论结果是什么,哪怕上海儿童医院也是湿疹的小孩很多,那也是说明了潮湿天气也会导致湿疹,和我说的干燥天气容易导致湿疹矛盾吗?至少目前前者是否同样接诊量不确定,后者我是深刻感受到的,这么说吧,我带小孩看过很多科室,排队最严重的科室只有两个,呼吸科和皮肤科,而皮肤科大部分都是湿疹。
【 在 wuyonghai11 的大作中提到: 】
: ds上说湿疹原因,就有湿度,你说概率上,全面统计,是湿度大得的机会大,还是湿度小得的机会大?你是文科生吗
: :不是我个人体验,是医生对于湿疹的说法和通用治疗方法,你去儿研所或者儿童医院看看,是不是治疗湿疹基本就是长期维持保湿霜的套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修改:nirvanals FROM 120.245.64.*
FROM 120.245.64.*
武汉气候和长江中下游可能差异很大,我一般指的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像四川,武汉这些地方,可能和稍微沿海地区气候有点差别,所以他们的选择偏好我不太清楚。比如四川成都,当地人号称特别安逸,虽然没去过,但是感受应该不会太差。
【 在 wuyonghai11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前都没就业机会,武汉人都不愿意留武汉。南方没什么好高校,当然南下了,武大华科中南在北京不算啥
: :长江流域那边毕业生大部分都去上海杭州了,来北方的很少,像我这样的当年是少数。:不过长江流域不如更南方是可能的,很明确的东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修改:nirvanals FROM 120.245.64.*
FROM 120.245.64.*
首先我不是维护啥,我孩子算是出生北京,对我的老家印象基本上都是基于我的描述,我难道和我孩子杠这个?
哪个地方都有气候弱点,所以评估气候不是盯着弱点放大,放大程度很难描述的,而是综合评估,广东海南还有海边一样有让人痛苦的地方,我都听说过,至少比长江流域更湿更热,比如夏天更热,屋子里流水,台风啥的,从北到南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我并不是维护,而是客观评价我个人南北方的综合感受,我认为长江流域那边春秋确实很舒服而且持续时间长,冬夏综合和北京感受差不多,并不是说长江流域气候最好。一个人在所有地方都长住过,才有资格说哪里最好。
气候也是人的选择之一,客观描述而已,推断出北京能作为唯二的大城市,长期来说根本还是经济和资源城市服务综合比南方城市更占优一点(很多人说城市服务上海比北京好,个人没长住过上海,所以没有结论,只谈综合在一起),但是如果南方大城市经济+城市服务+资源综合性能赶上来了,恐怕优势反而弱了。其实北方现在除北京其它城市都感觉落后于南方,不能说我定居北方了,就假装没看到,有时候鸵鸟思维只会让问题越来越严重。
【 在 wuyonghai11 的大作中提到: 】
: 杭州并不沿海,还更冷一点似乎,南方城市里湖泊多,没啥区别,你们晚上在外面纳凉是因为昼夜温差小,北方人晚上去纳凉,如果睡着了,可能会着风,我在到武汉前,睡觉从来没有不盖东西的,我妈会说搭上点肚子,到武汉,夜里被热醒,迷迷糊糊起来冲个凉水澡再睡。我大一在武汉,夜里睡不着,我开始还不明白,后来想明白了,昼夜没温差,我太不习惯了,后来夜里去通宵自习,太困了白天睡觉晚上还好一点。沿海都好一点,从南到北,不那么冷也不那么热,有点海风。话说你们南方人确实纠结,这气候有啥可维护的,我发现纯维护的多是南方人
: :武汉气候和长江中下游可能差异很大,我一般指的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想四川,武汉这些地方,可能和稍微沿海地区气候有点差别,所以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修改:nirvanals FROM 120.245.64.*
FROM 120.245.64.*
我不懂风水,但是我觉得很多所谓风水谈论都是事后总结,而不是先有风水再有城市发展,比如在落后地方选择风水好的,过些年基本上都不准。
【 在 wuyonghai11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风水,你看看北京的地理特征,再看看西安的,就明白了
: :哪个地方都有气候弱点,所以评估气候不是盯着弱点放大,放大程度很难描述的,而是综合评估,广东海南还有海边一样有让人痛苦的地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20.245.64.*
每月天气最有说服力
【 在 Cidy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也就好一两度哈哈,看图
: [upload=1][/upload]
--
修改:nirvanals FROM 120.245.64.*
FROM 120.245.64.*
可能我是错觉吧,毕竟个人,对于数据全面性没法了解。
【 在 wuyonghai11 的大作中提到: 】
: 上海降的早,也更猛,现在差不多了感觉,但是老破房,更不看好北京
: :我打滴滴那次,周六晚上北清路也不怎么堵车了,还是在快速路没有修好的情况下,司机说现在四环内同样也不怎么堵车了。:所以我担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20.24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