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给孩子点外卖,结果套餐送错了,孩子吃了点不好吃要求退款
你家孩子在对待类似权益受损的事件上情绪很激烈,不太能像你一样包容商家的错误,这可能说明孩子的个性是比较较真的。较真的特性可能是遗传(你说孩子父亲跟孩子观点一致),也可能是特定阶段(比如青春期)
对待事情的每种处置方式都有好有坏。较真的好处比如敦促商家认真对待工作,也会要求自己认真对待工作。也有可能成为正义之士,为社会总体福利而斗争,比如以前新闻上说有律师为1元火车票的附加保险费起诉铁路总公司胜诉后铁路取消强制保险,受惠的是普通的大众
较真的坏处就可能是自己要付出更多代价,要把大量的时间精力投入进去,会显得不太值得。此外还有可能招致报复,或者破坏人际关系
所以教育是帮助孩子了解她的行为可能会有什么社会后果,让她在信息更充分的情况下做出权衡和选择。家长当然也可以直接将自己的价值观加诸于孩子身上,但孩子有可能接受也有可能不接受
此外,看到你说自己倾向于息事宁人是因为你预设商家不理你而不得已的选择,并不是你对商家的错误抱有宽宏的包容,这种态度对较真的孩子可能是一个刺激,如果商家犯错在先不理人在后,那是双重错误,更加使得孩子要较真了
如果你的态度是承认商家犯错需要负责任,同时又拿出包容的态度,告诉孩子适度地原谅别人会让大家更舒服,就好比孩子自己也会犯错,大家包括孩子自己也需要原谅她,可能会让她降低情绪的激烈度,选择更平和的方式处理类似问题
【 在 Iamaluckypig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午在单位给孩子点外卖,晚上回家跟孩子沟通后才发现,鸡肉套餐送成了酸菜鱼套餐,孩子吃了点不好吃,说要求退款。
: 我说你这都吃了,孩子说他送错了,不好吃,我心心念念的想吃小炒鸡的。
: 说要找商家说道说道,然后美团联系了商家。
: ...................
--
FROM 124.64.126.*
因为不好吃才想要去揪着送错了的错误
好吃的话估计送错了的错误就可以放下了
如果好吃,还要求对方为错误买单,那才是故意的过分了
【 在 lumpen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因为不好吃退款还是因为送错了退款
--
FROM 124.64.126.*
记得前几天有个帖子是楼主的父亲骂亲戚家女孩你还能共情他,换成行为你觉得不妥的小孩你态度完全不同?印象中是不是你对类似的小孩行为一直有点过敏啊
拿你熟悉的咨询举例子不知道是不是更容易说清楚:咨询协议中关于缺席的约定,一般是:来访者缺席,咨询师不提供当次咨询且不退费;咨询师缺席,咨询师需另免费咨询且本次退费
其他的例子包括购房定金,违约要退双倍
就是说,在犯错的情况下,公平赔偿是双倍的,理论上商家应该重新送一份炒鸡餐(收回鱼餐),且退还顾客的餐费(当然实际情况一般不会这样,退了就算了),用鱼餐代替鸡餐也凑合吧。总体上说不上多不合理,就是遵循正常的契约精神。商家爽快退款也是基于交易的契约意识,没有契约的商业不会发展
至于有的人坚持损己利人,那属于另外的心理需要,跟人品都没有关联呀
【 在 chooselife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我一直在说啥?
: 围绕本案例,我一直说的是:吃饭给钱
: 而不是吃完了,开始说:你送错了,退钱!
: ...................
--
FROM 124.64.126.*
是的,二十年前第一次跟上海的公司打交道,印象特别深的就是他们的契约意识,交易很简单清晰。家门口的公司打交道就得做好各种准备,谨防嘴上说得好听做事全是漏洞然后耍赖。
后来报纸发社论也讲广东上海的契约意识是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 在 shixiangyun 的大作中提到: 】
: 能够正面直接表达不满情绪不内耗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品质。
: 送错外卖+难吃,不满意是正常的。
: 那些说体谅店家、包容一下算了的,下次有多大概率还会订同一个饭店的外卖?
: ...................
--
FROM 124.64.126.*
你说的咨询约定这个事我还真的遇到过不止一次,咨询协议明确了来访者缺席的责任,却给咨询师缺席不对等的责任。我是很难理解的,咨询师在想啥呢?这种不公平的约定拿出来,传递的是什么信号啊?是欺负来访不认真看协议呢,还是欺负来访没这个公平意识呢……对等责任,是起码的交易和人际规则吧。
服务业的约定是啥,商家的操作已经表明了:送错了就痛快退费,不需要退回餐品
甚至不需要顾客提供餐品的照片视频佐证(不预设顾客是恶意退费)
服务业者的情绪如何受损并没有从楼主的描述中看到,楼主发了另一个快递员赔付的帖子,快递小哥也是nice地安慰楼主小孩。前段时间微博上看到一个有钱大佬做外卖员同时做相关自媒体的博主,他说外卖员全部精力都在考虑怎么符合平台要求、怎么赚钱更多,没谁有功夫质疑平台是不是垄断、有多么剥削从业者。我的意思是,从业者在商业活动中情绪是怎样的并不是别人推断的,他也可能觉得为自己的错误买单天经地义,退款且不退货让他觉得自己是个有担当的诚信商家(事实上也赢得了楼主的好感,继续光顾他的生意)呢。他人何必想象商家情绪一定受损呢?商业活动很复杂,我工作后第一次跟公司出门团建,路上休息区大家吃麦当劳,当时的领导吃完去退款了(不记得是什么理由,我感觉不至于全退,但门店直接给退了),我大为震惊,领导解释说“麦当劳的定价里考虑了类似情况的售后成本”,于我而言这是一堂特别生动的商业课程。商业行为跟“公序良俗”搭不上边,搞道德和人品审判其实挺无厘头的
最后,能看出来你对于小孩的“没规矩”确实很难容忍,无法说服家长教育小孩更“规矩”就只能许愿他们未来会被社会教育,但现实是,不讲规矩、或者不讲你的规矩的成年人太多了,社会教育的很少很少,反而是他们强力参与塑造着社会。世界是有规矩和没规矩的人共存的,而且,世界终归是小孩子们的。带情绪发帖子就只能发泄情绪
【 在 chooselif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意思我明白
: 你在咨询师例子里说的很清楚,那是约定。而民间关于约定的下限起点,就是当过错方在满足另一方时,双方可以有两讫的选择
: 咨询师的约定相当于:咨询师满足(免费咨询一次)+赔付(退还当次费用)
: ...................
--
FROM 124.64.126.*
营销学里没有一个字提到顾客的道德品质,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础就包括假设所有参与者是“理性经济人”,按规范行事就是优质的参与者
这几个例子如果谴责顾客鸡贼那也可以谴责企业鸡贼,价格歧视怎么不说?
价格歧视可是营销学里正儿八经的理论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麦当劳算是有规范的
: 也有些企业进了我国 改规矩的,就是鸡贼的 太多
: 麦当劳也是,有人说国外可乐随便喝的
: ...................
--
FROM 124.64.126.*
哪个律师还参与评论这种小事儿,总共几十块钱的标的……
尽快协商是个什么标准,楼主协商晚了是谁说的,哪里表明晚了?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律师不是说尽快协商
: 楼主协商的就晚了
: 正常人 打开就知道送错了
--
FROM 124.6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