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起早了,听我扯淡仿制药的是非吧
一般做一个工厂,采购原料,都要找好几家,第一供应商第二供应商,比较了质量之后才会采购,每年都会去检查一下现场,国家采购药品居然是这样,谁便宜谁来,把工厂利润压倒最低,然后就给老百姓省钱了?医保局,药企,百姓的利益是对立的?
国外的大厂,尤其是吉利德,国内采购原料都会给供应商留下充分的利润,我都听过不止一个老板给我讲,说我们都不好意思了,主动给降得价,吉吉利德一点不傻不是善心,人家很精明,就是要养供应商,这样自己才能有稳定的供应。
多年以前板蓝根很火的时代,朋友给我说千万别买他们厂的,都是假的,因为根据国家规定,不够板蓝根成本的,都是烘干苹果皮冒充板蓝根,国内就两家真的,这是多年以前,不代表现在,但是道理是一致的,
--
FROM 210.13.238.*
呵呵随便看看,我也是想到哪里扯淡到哪里,吃早饭去了
【 在 JoeWoo 的大作中提到: 】
: 学习了发自「今日水木 on&nbs ...
--
FROM 210.13.238.*
这个我也不确定,都得选,一般都是选择国内大厂的,尤其是fda经常检查的,有fda背书好的多,前几年有一个著名的杀手,禁了很多印度企业和中国企业出口,国家都不敢给他签证了,有一个企业,大年三十都放假了,结果这人检查完对面一出门看见他们厂了,直接进厂要求检查,工厂紧急通知各部门回厂,居然零缺陷过了,工厂后来引以自豪,不得不说,确实很牛逼,这类企业起两年疫情都挣了不少,欧美客户对他们质量体系都很放心。
【 在 toffy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神,能不能说下除了进口药,国内哪个厂家的药有保障之类的,普通老百姓可以操作的有效信息,多谢 ...
--
FROM 210.13.238.*
哈哈现在说好的多了,以前真有病的时候还真不敢说
【 在 fixfox 的大作中提到: 】
: 板蓝根这个太牛批了 ...
--
FROM 210.13.238.*
我那些天正出差,很忙,还得提醒自己经常得问一下,说实在生害怕出错主意,给别人这种建议一点成就感都没有,我都说了不是好朋友我才不会建议。
【 在 bocaj 的大作中提到: 】
: 套用黒中医的观点,怎么知道不是前面的药见效了,后面的药没用却摘桃子?另外两种抗谱不同的物质比较,您的专业性呢? ...
--
FROM 210.13.238.*
我反复说了存在一次性评价的情况,毕局去年公开说的,解释一下,一次性评价就是检查那一次是一致的,后来就没有后来了。
【 在 bocaj 的大作中提到: 】
: 难道不是通过生物一致性测试的才有低价中标问题么?而且先问是不是再反对。所谓低价中标本身就是谣言。集采并非最低价中标。挤出 ...
--
FROM 210.13.238.*
我说说你听听,信息多一些会有一些用处。
【 在 xxfz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反复说了存在一次性评价的情况,毕局去年公开说的,解释一下,一次性评价就是检查那一次是一致的,后来就没有后来了。 ...
--
FROM 210.13.238.*
你可以了解一下具体评价方法,就会发现好像很不好解,这个我也不专业。
【 在 lvarez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是要严肃执行生物一致性评价问题。本身没有执行好,违反规则,这也不是规则的锅。 ...
--
FROM 220.200.104.*
你可以搜新闻,二甲双胍那次集采价格出来以后,都在笑去投标的两个,得卖多久才能挣回两个人去上海的差旅费,更别提一次性评价了;最近国采的那个孤儿药,上新闻宣传的,当然企业有夸大成本的嫌疑,你算算他多少年能收回研发成本。
【 在 SSJ100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致性评价应该年年搞,不能一次性 ...
--
FROM 210.13.238.*
不知道,对药真是不熟悉。
不过有一个可以给它类比,十几年前它靠新晶型突破的专利保护,拿到的资格,有人委托我们搞过这个晶型,其实类似的有奥司他韦,这两家都靠这个爆赚了很多年。后来专利局调研了晶型专利的情况,提高了门槛,导致晶型专利无效成功率差不多百分百。
北京一家搞了一个原研新药的新晶型,花了大价格,股市吹了大牛,没想到新基放弃了国内晶型专利,老老实实仿老晶型的都过了一致性评价了,它过不了了,因为真的不好做,所以晶型不同会带来额外的问题,老老实实仿原研吧。
【 在 trabalhar 的大作中提到: 】
: 帅信的氯吡格雷咋样咩 ...
--
FROM 210.13.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