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地铁上的遗嘱式让座
全靠运气,怎么就先到先得了?
你的意思是先到座位上先得?
【 在 allwar2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啊,先到者得
: 不就是排队的概念?
--
FROM 123.191.191.*
再回到这个帖子
你的所谓道德的本质,就是“不双标”呗,对自己和对他人同一原则
这叫哪门子道德
谁承认你说的这个本质
你这种辩论方式,纯属胡搅蛮缠
然后你为了这个完全不通的说法,就死硬嘴,说喜欢自残的人也必须认为伤害人不好
精神病人的想法,你能完全了解?
【 在 babyUnicorn 的大作中提到: 】
: 道德的本质是什么?
: 道德的本质不是做对别人有利的事,而是对待他人时不违背自己的原则。
: 如果下车的人认为“老弱优先”是一个原则,那他看到老人没有第一时间让座,就违背了这个原则。如果他的原则是“不必给老人让座”,那他下车时把下一个人的座位让老人坐,也违背了这个原则。如果他的原则是“人应该有自主权”,那他就不应该替下一个人选择让不让座。如果他的原则是“人不应该有自主权”,那他就不应该选择让不让座,而应该遵守外界教条,要么看见老人就让座,要么到死不让座。
: ...................
--
FROM 123.191.191.*
不让座有很多理由啊,身体不舒服,有问题么?
你每天被一个个帖子证明你的错误,舒服啊?有瘾啊?
【 在 babyUnicorn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有其他可能啊。你这么袒护,可以任举一种说得通的思路。假设此人是道德的,那他之前不让座、下车时让座,说明他的道德标准可能是什么呢?千万别说是无法理解的,反正肯定没错。这不就是基于妄想而非事实的精神障碍吗?
--
修改:ju0415 FROM 123.191.191.*
FROM 123.191.191.*
你也知道强加于人是不对的啊
你所谓的道德的本质,是不是你强加于人?
【 在 babyUnicorn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你人格障碍吧。我贴这句是表达我没意见吗?我是指出,你说“对老弱坐了座椅有意见”,就“不配谈道德”,证明你认为让座应该是无条件的,否则就不道德。你不允许别人认为某些情况下不应该让座、可以不让座,你不让别人有不同意见。证明是你把自己的观点当成公德,然后强加于人,还反咬一口。
--
FROM 123.191.191.*
什么叫未必不知道?莫须有?
按照你的逻辑
如果存在一个自残的人不知道“他人不喜欢受伤”,那么他伤害他人的行为就是道德的了?
为了避免这种荒谬的结论
你必须证明所有的自残的人都知道“他人不喜欢受伤”
明白这个逻辑么?
【 在 babyUnicorn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总是理屈词穷后不断转移话题。我不需要知道每个自残人的想法,只需要论证自残的人未必不知道“他人不喜欢受伤”就够了。因为我们都清楚“人并不总是做对自己好的事”,这是一个信念共识,所以不能说自残的人伤害自己是对自己好,然后推导出伤害他人并非不道德。你这个反驳的例子举的就是很可笑的,说明你把“人总会对自己好”当成一个信念了。心智水平不到幼儿园。
--
修改:ju0415 FROM 123.191.191.*
FROM 123.191.191.*
不双标从来不是道德的本质
道德也可以是只针对某个群体的
比如,某个男人生下来就被教育“女人生来就是该被辱骂的”
然后他对女性进行辱骂
这并不存在双标,难道就不违反道德么?
道德与否,根本不要求双标的参与
【 在 babyUnicorn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总是理屈词穷后不断转移话题。我不需要知道每个自残人的想法,只需要论证自残的人未必不知道“他人不喜欢受伤”就够了。因为我们都清楚“人并不总是做对自己好的事”,这是一个信念共识,所以不能说自残的人伤害自己是对自己好,然后推导出伤害他人并非不道德。你这个反驳的例子举的就是很可笑的,说明你把“人总会对自己好”当成一个信念了。心智水平不到幼儿园。
--
FROM 123.191.191.*
你这种说法,直接推论出
(给非离自己最近的人)让座不道德
离他最近的人可以因为某些理由不让座啊,对吧
【 在 babyUnicorn 的大作中提到: 】
: 理由不等于信念。“身体不舒服所以不让座”,背后的信念是“让座不是必须的,人可以因为某些理由不让座”。但他下车让座,剥夺了下一个人“可以因为某些理由不让座”的自由。判断他人时,他违背了自己的信念,因此违背了自己的道德标准。
: :
--
FROM 123.191.191.*
强盗逻辑
到处胡搅蛮缠
【 在 babyUnicorn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你说不出其他的本质,那我就不是强加于人,而是给你启蒙。你要是能说出更对的,我可以听你的。可惜你不能。
: :
--
FROM 123.191.191.*
世界宗教大会
你是信教的人么?
不信教的怎么办?
【 在 babyUnicorn 的大作中提到: 】
: 1993年世界宗教议会大会在美国芝加哥召开,会议通过的《全球伦理宣言》中,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视为全球伦理的核心。
: 不双标,主要指对自己和他人的要求,但要求和信念还有区别。要求是可以选择和修改的。比如我自己不洗碗,却要求别人洗碗,可以马上改成我也主动洗碗。但信念不是能够主观修改的。比如我相信人不吃饭会饿会死,我自己没办法改变这个信念。但一些高僧可能通过修行做到辟谷而不饿不死,他们肯定信念和我很不同。道德也是如此,一个人的想法无论多匪夷所思,只要他遵守自己的信念行事,就是道德的。比如过去女人给自己的女儿裹脚,因为她们认为这样有利于女儿的人生,虽然愚昧,但没有不道德。如果另一个女人偷偷给别人的孩子把脚放开,希望她长大嫁不出去,虽然做了好事,却是不道德的动机。这里就是个人信念起决定作用,而不是旁观者的标准或事情本身的结果好坏。
--
FROM 123.191.191.*
是什么不是什么,都凭你一张嘴定义啊
每个人可能存在认知上的不同障碍
比如你,你就不知道“别人不喜欢你babyUnicorn这种自以为是胡搅蛮缠”
你就不知道“别人不喜欢你拿一个所谓宗教大会的例子来证明道德的本质”
【 在 babyUnicorn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个人如果不知道“他人不喜欢受伤”,那他就是一个精神病。道德的前提是一个人是理性的,丧失理性的人无法说他是否道德。
: 因为我们的教育一直把道德当成一种外在的要求,和法律、统治、社会接纳等混淆在一起,所以大多数人不知道道德是理性的产物是很正常的。这是一种非理性的驯化,因为理性意识会导致不听话。但一个人是无法欺骗自己的理性的。虽然他的外在行为得到的反馈是基于社会价值判断,但他内心的道德感只能来源于行为是否违背自我标准。这是每个人都知道的事。就是做了大家称赞的好事,自己却未必很心安,做了大家不赞同的事,却可能问心无愧。
--
FROM 123.191.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