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突然想起了小时候的穷苦生活
各地方发展程度不同。我们那里可能通电晚。
【 在 zdiao 的大作中提到: 】
: 80后怎么没有通电呀,我没这个记忆
--
FROM 120.244.196.*
你这描述看,城市郊县明显比普通农村生活好一节。
【 在 frankclh 的大作中提到: 】
: 81年的,上海郊县,近昆山,有记忆的,85年到92年那段时间。
: 煤油灯,家里没有,但有蜡烛,每一个月总有一两次会用到,越往后越少。煤油灯,外婆家有的,昆山那边。
: 穿衣服,没到一定新年才买的地步,但确实会打补丁啥的,尤其是裤子,容易坏。第一套牛仔装,92年姑姑买的,还穿不习惯,后来好像送其他人了。校服都要穿到坏的,那像现在,几乎每个学年买一套。那时候穿旧衣服(村上的哥哥们)
: ...................
--
FROM 120.244.196.*
因为可以爬墙上树练的多吗?
【 在 thuram 的大作中提到: 】
: 高中时打篮球,一哥们问我,你家是不是住平房的,我说是啊
: 那哥们来了一句,住平房的弹跳都特好
:
--
FROM 120.244.196.*
是。我记错了。确实已经是十年前的事了。
【 在 xemi 的大作中提到: 】
: 十年前就有 led
--
FROM 120.244.196.*
老人都节省。也可能是从油灯时代过来的,对电灯的亮度容易满足。
【 在 ymcaroline 的大作中提到: 】
: 小时候在奶奶家也是,平时用的灯泡都是瓦数极低的
--
FROM 120.244.196.*
沧州衡水这块吧。只看北京南边的河北区域,这块是东南。
【 在 sun1982 的大作中提到: 】
: 冀东南是沧州?
:
: #发自zSMTH@20210308
--
FROM 120.244.196.*
我家也是。并且已经把我家孩子都训练的顺手关灯了。
【 在 dreamersl 的大作中提到: 】
: 小时候家里有句话“点灯熬油”,就是指没正事儿就别点蜡或者油灯,更别提点灯了
: 现在老妈还坚持着从屋里出来顺手关灯的习惯
--
FROM 120.244.196.*
一样的。这一块的生活水平差不多。地理环境也差不多。
【 在 joyce012309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概是同片区的,即便通了电,小时候也常常因为电力供给不足导致常常停电,尤其是夏天需要浇地的时候,拿着煤油灯是常有的事儿。
: 还有就是冬天冷的手脚冻疮,村小的每个教室都有一个砖垒砌的炉子,给学生烧煤取暖的。
--
FROM 120.244.196.*
煤油灯太熏了。
【 在 dreamr 的大作中提到: 】
: 小学初中用了好多年煤油灯+蜡烛,即使不停电的情况下,40w的灯泡也不够亮。
: 也许是因为晚上点煤油灯做作业,导致小学毕业前就有点儿近视了
--
FROM 120.244.196.*
我们村的自来水比电晚几年。而且早期自来水并不是随时有。可能是因为没有修水塔。一般是每三天在中午时间放一两个小时水。谁家有红白喜事用水多,需要联系村里额外开机器放水。十来年前接到乡里的水路上,才有了24小时的自来水。
【 在 milkil 的大作中提到: 】
: 同80后,也是河北的,农村,上学前就有电,但自来水经常停水,可以说天天停水;做饭拉封箱,烟特别大,后来有了液化气罐,方便多了
--
FROM 120.244.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