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50+丁克的现身说法
其实对这个世界上95%的人来说,一辈子可以达到的各方面的成就都不值一提。我们不可能留给这个世界什么了不起的文学,艺术作品,科研成果,或者为群体的福祉做出什么足以彪炳史册(估计连县志都彪炳不了)。每一个普通人,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的痕迹最多可以持续150年,然后就没有人会记得你了。
从人类诞生到现在,这个世界上曾经生活过1000亿,恒河沙数的历史中,个体简直连尘埃都不算。遇上乱纪元,普通个体的命运简直就是随机派发。
如果在这个大前提下,生命的质量恐怕远远重于生命的长度。
而仅就生命的质量角度,从宽度来说,每个人这一辈子能够体验到的感受,也是有限的。基于大多数普通人的经济能力,你能吃到美味的食物,找到最美丽的配偶,去过最多的地方,交到最棒的朋友,随着人年龄的增长,这些拓宽边界带来的边际效应实际是在降低的。
而从生命的深度来说,儿女的意义在于,把个体生命的影响拓展到往下的第二代,甚至第三代,这可能就是楼主所写的“希望”的意义之所在。
甚至就对个人的感受来讲,抚养子女的过程基本上就是再塑童年。无论从对他人,还是对自己,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抚养子女都是能够加深生命体验的最简单的办法。
这也就是古人讲的,享下等人的福。
--
FROM 211.144.19.*
就我自己来讲,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时候,总有一种飘渺感,无论玩得如何尽兴,总不免在一群人中感到孤独。这个世界繁华如此,我也只活这一世,我去之时这个世界毁灭又与我何干?
有了孩子之后,我比任何人都期待岁月静好,万世太平。我喜滋滋地看着他慢慢长大,迫不及待地看他长成一个普通而快乐的人,希望给他洗衣服做饭擦屁股洗脚丫,陪他捉虫子吃西瓜赶作业聊心事。无论在外面风光了,出息了,受委屈了,下了班就忙不迭得往家跑,什么浮生如梦都不如他的胖胳膊环着我唤我一声妈妈来的踏实。
我是自从有了孩子,才真真切切的感觉到和这个世界的联系,感觉到自己被一个人毫无保留的需要和爱着,和自己能够毫无保留的爱着一个人,是多么令人平安喜乐的事情。
--
FROM 211.144.19.*
【 在 JaneTo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孩子是人生的希望没错,但是这个“希望” 的存在也有负面的影响,就是给父母的人生带来惰性,因为有孩子有“希望”,很容易就下意识的放弃了对自己的要求,反正还有别人可以期待么。
: 就像放羊娃生了孩子,养大了再放羊。但是如果断绝了这个“希望”的存在,会给自己的人生带来一种紧迫感,会常常去想自己剩下的人生还想做什么,自己还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而不是简单的“把孩子养大培养好”就完事。
我和你对希望的理解不一样。
在我这里,希望并不必然产生于绝望或者缺憾。
希望更像是产生于,我知我生而有涯,但我望向未来。
在我这里,孩子和个人是互相成就的,我理解到了一定的岁数,也需要通过成就他人来成就自己。如果这个他人是自己的孩子,那真是太棒啦。
--
FROM 211.14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