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王熙凤胸怀真大
你挑选案例明显是选择性的。
贵族女性中间,并不都是元春、探春这样不幸的,也有贾母、薛姨妈、薛宝琴这样幸福的。
丫鬟里面,有晴雯、金钏巴这样不得一辈子待在贾府不愿意出去、让出去就寻死觅活的,也有春燕、柳五儿这样愿意出去的。并不是每个人都象你说的那么渴望“独立、自由”——这本来就是现代人的观念,硬要往古人身上移植就没意思了。平儿、袭人这样通过努力成为半个主子的,甚至还有娇杏这样登堂入室成为主子的。
书中人物的悲剧,本质上并不是礼教造成的,而是因为人们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婆娑世界,被无常的“命运”操弄着。
如果红楼梦真的是一部反封建著作,曹公至少应该多写几个反礼教的人吧,可是几个主人公——贾宝玉、林黛玉、贾母都是礼教的遵守者而不是挑战者。
当然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你要用阶级斗争的视角来解读也是OK的,但请不要以为这是唯一的角度。
【 在 windinwillow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红楼梦都读到哪里去了
: 书里多少被封建礼教扼杀了婚姻自由与幸福的女性(确切的说封建礼教之下女性就没有婚姻自由 婚姻决定权在父母 在家从父 出嫁从夫) 您老一个也看不见?
: 守一辈子贞节牌坊 曹雪芹形容为“槁木死灰”的李纨不就是?
: ...................
--
FROM 222.129.132.*
林黛玉如果不是身体不好,就在贾母的安排下嫁给宝玉了,这还是礼教造成的悲剧吗?
薛宝钗如果不是爹死得早,也没必要非要在败落的贾府这掰扯什么金玉良缘最后被拖下水,她爹死也是礼教造成了?
明明讨论的是人物的命运是普遍性还是特殊性你又扯人物是边边角角,这是诡辩术还是逻辑混乱?
什么叫边边角角的人物,写贾母的笔墨是妙玉、李纨、元迎探惜的几倍,怎么就成了边角人物了?你自己都知道十二钗是薄命司,贾母、薛姨妈命不薄怎么会上薄命司的册子呢?
思维狭隘不自知还自我感觉良好
【 在 windinwillow 的大作中提到: 】
: 您书读得不通 倒是很能乱扣类似“你挑选案例是选择性”这种乱七八糟的帽子
: 如果说选择 也是曹雪芹在选择 贾府三春 钗黛 李纨 熙凤这些人哪个不是曹着力去写的主要人物
: 曹想表达的东西 不通过主要人物来表现 反而通过上不了十二钗正副册的边边角角的人物来表现?你在想啥
: ...................
--
修改:bill21 FROM 222.129.132.*
FROM 222.129.132.*
首先要提出一个更先进的秩序才能称得上反对旧秩序
假如曹雪芹所在的时代有一个超越当时礼教的更先进的社会秩序或者理想,或者是他自己空想出来的,或者说他出国游历看到过,比如说资本主义,社会主义,那说曹反礼教是有可能的
问题是没有啊,他怎么可能反呢?曹在书里也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描述过类似的理想。
任何制度都有局限,指出这一点不等于反这个制度
如今不是包办婚姻,家庭生活、离婚版面鸡飞狗跳的事少吗?是不是这样就等于应该推翻现在的婚姻制度了?
【 在 windinwillow 的大作中提到: 】
: 还有 书中人物自己意识不到自己的悲剧性和悲剧根源 不是曹雪芹意识不到
: 人物有他们自身的局限性 这才是艺术真实
: 而不是曹雪芹看不惯封建礼教 就得把笔下女性们个个写成反封建礼教追求自由的先锋
: ...................
--
FROM 222.129.132.*
当然。在一个更先进的秩序出现之前,礼教就是那个历史环境下人们能想到的最优(不是对每一个个体,而是对整体)的秩序。
就像在发明洗衣机之前,没有人有资格反对用手洗衣服,尽管冬天用手洗衣服会很冷、会导致手皴裂,洗得还很慢。
【 在 windinwillow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就是在“论命的重要性”
: 之所以向命找原因 就是在默认封建制度封建礼教是不可挑战 必须遵循的东西
: 难道 封建制度没问题?但凡脑袋还是自己的 就不会想到这个问题吗
: ...................
--
FROM 222.129.132.*
听说过老爸涉嫌犯罪被抓,女儿为了救老爸被迫给jcy败类gy当三的故事
不保真
因为失业和经济困境自杀并不少吧
【 在 mercyrune 的大作中提到: 】
: 放现在贾家就是败落了,里面的女子也不会下场那么惨的。至少受过高等教育可以选择离婚吧。。。晴雯那种,被开除估计也不至于死了。。。
--
FROM 222.129.132.*
胡适已经被新时代的社会科学工作者批得连底裤都不剩了
可以上B站看看
【 在 redapron 的大作中提到: 】
:
: 你竟然是认真地信仰礼教
: 你真的知道礼教是什么吗?
: ...................
--
FROM 222.129.132.*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清朝落后的生产力条件下不可能诞生先进的生产关系
你长在红旗下连这都不明白?
说某种制度在当时有合理性 不等于 拥护该制度
这是基本的语言逻辑问题
【 在 redapron 的大作中提到: 】
:
: 你竟然是认真地信仰礼教
: 你真的知道礼教是什么吗?
: ...................
--
FROM 222.129.132.*
别激动
我说的社会科学工作者是比胡适更进步一万倍
可以去看看
【 在 redapron 的大作中提到: 】
:
: “新时代的社会科学工作者”是谁?
: 是你吗?
: ...................
--
FROM 222.129.132.*
张爱玲的《半生缘》描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时代的上海少女顾曼桢在被姐姐出卖、惨遭姐夫祝鸿才强暴、被迫与恋人沈世钧分离的悲惨遭遇,体现了作者强烈的反封建反殖民思想。
类似的片汤话可以随便复制粘贴。
【 在 lxku 的大作中提到: 】
: 呵呵,红楼梦全书充满怀念的描述了大观园里的奢华生活,你说这是要反封建?
--
FROM 222.129.132.*
而且贾宝玉只是反对后人对儒学的曲解
他对四书还是认同的
【 在 lxku 的大作中提到: 】
: 贾宝玉和林黛玉反对的是儒家礼教,反对科举仕途,而不是什么反封建。
: 这也只是红楼梦全书的一小部分内容,核心的东西并不于此。
--
修改:bill21 FROM 222.129.132.*
FROM 222.129.132.*